2011年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冠军属于意料之中先生,女单冠军则归于意料之外小姐。
漫长的八个月后仅带着两场败绩来到纽约的德约科维奇,正如赛前很多人预料的那样夺冠,而且是通过连续击败费德勒和纳达尔两位同时代球王的强悍方式。本赛季他对阵世界前十球星的总战绩为20胜2负,对费纳两人则是10胜1负;在首次作为头号种子参加的大满贯赛事中便赢得桂冠,最好地说明了他配得上这个排名。
可是,又有谁能够猜想得到斯托瑟赢得女单冠军?人们赛前对于女单冠军的预期,十有八九停留在小威身上,莎拉波娃、科维托娃和李娜这些名字,只是被客套地零星提及而已。这位澳洲女将从来就有着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名声,去年法网决赛面对斯齐亚沃尼,她手足无措地错失了夺冠良机。可这一次,决赛面对一个再次对裁判发飙的13次大满贯冠军得主小威,斯托瑟却赠予对手七年来最惨痛的大满贯决赛失利。
本届美网赛以及2011赛季,都是一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交合与狂欢。男子网坛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过去六个赛季中,竟有四个赛季都创下一位球员单赛季赢得三项大满贯桂冠的奇迹;而网球历史上能够有此成就的,加上德约也就仅仅六人而已。自桑普拉斯退役后,男子网坛过去十年里从不乏统治性人物,每一个时代交界分明地递次演进——费德勒独步的时代、他与纳达尔的双核时代、纳达尔一人三夺大满贯的2010,以及属于德约科维奇的2011。
而在女子网坛,女孩子们则以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分享着荣誉。自2008赛季以来,再一次出现了四大满贯单打冠军由四人分享的平衡局面;在公开赛年代的40多年历史中,这一现象是第八次出现。
对于女子网坛的无序,这真是最好的说明。今年的女子网坛格局,简直就是一场“看看谁能乘乱弥补终身遗憾”的竞赛,四位冠军也确实各有所得——先是克里斯特尔斯年初终于证明自己有在纽约之外赢得大满贯的能力,再是李娜在罗兰·加洛斯成为亚洲网球历史上的第一个大满贯单打冠军;四周之后,科维托娃在温布尔登赢得她往后数个大满贯冠军的第一个;而这一次,年已27岁的斯托瑟填补了澳大利亚已三十二年没有大满贯女单冠军的空白。
也“幸好”小威没能众望所归地夺冠,否则,一位因伤休赛了一年的球员在复出后的第五项赛事中便登顶大满贯,这又会被当作女子网坛欠缺深度的例证而被大加讽刺。本赛季这样的乱局也好,起码,可以提供足够的惊讶、刺激与戏剧性。
至于德约科维奇,他今年创造历史的脚步并不应随着四大满贯赛事的闭幕而停留;如果他能在秋季赛季中表现不至于太差,特别是如能够在ATP伦敦总决赛和戴维斯杯赛中有所斩获,他完全有可能创下男子网球历史上的最佳赛季。
美网夺冠后,塞尔维亚人的赛季总战绩已是不可思议的64胜2负。史上胜率最高的赛季是麦肯罗创下82胜3负的1984赛季,可惜,和费德勒81胜4负的2005赛季一样,两人当年单赛季分别都只拿下了两个大满贯冠军;纳达尔去年倒是拿下了三个大满贯,但两位数的负场数不能不说是很大的缺憾。如今,德约三个大满贯冠军奖杯在手,更别忘了,他今年还获得了创纪录的五个大师赛冠军!
独缺法网赛桂冠便可集齐四大满贯的德约,已誓言要向罗兰·加洛斯集中火力发起冲击。毫无疑问,他已多次证明过自己的红土实力,今年曾在马德里和罗马两次将纳达尔拉下马来;如果不是在法网半决赛被费德勒淘汰,谁知道他会不会……不过,竞技场从不相信“如果”,但我们可以展开疯狂的想象——难道,这一代球员中,终将会为我们奉献上三位“全满贯”级别的巨星?
2011赛季,一批女人梦想成真,而一个男人实现了他的全部野心。这样一个赛季,也为2012留下了巨大的悬念——女子网坛是继续混乱下去,还是由小威或是其他什么人收拾残局?而在男子网坛,德约明年将如何应对他在今年获得的庞大积分?纳达尔能否最终找到破解德约谜题的良方?而费德勒和穆雷,能否赢得他们的下一个和第一个大满贯桂冠——如果还有下一个和第一个的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