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衣羊船长发表了致中山大学校长关于宣传航海文化、习俗的文章后,一位航海同仁立即发表更详细的航海文化、习俗内容。
衣羊认为有必要为同仁在博客上转发刊登。
本文较长,请朋友们耐心阅读。
1、船舶下水仪式的历史变迁
舰船下水仪式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海洋的畏惧。有记载的最早的下水仪式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仑。据流传下来的一首叙事诗记载,当年主持下水仪式的人把3盆沥青洒在船身上,并以公牛为牺牲敬献神灵,以求保佑新船只平安。后来,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把这个传统继承下来,在新船下水仪式上都要祈祷神灵护佑。在古希腊,参加下水仪式的人通常头戴橄榄枝编成的花环、大口饮酒以向神灵表达敬意,同时,还要向新船身上泼水以表达祝福。
1675年,一艘23桨双桅帆船在马耳他下水,一名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对当时的场景做了详细记录:“两位神父带着一名仆人走上甲板,双膝跪地祈祷了半个小时。随后用手抚摸了每一个桅杆以及船上的其他几处地方,将圣水洒在每个角落。在将这艘船推入水中之前,他们升起一面小尖旗,宣示这艘船已成为战士。”
到了17世纪的欧洲,船只下水仪式中的宗教色彩渐渐淡化。在英国,皇室人员或海军高级官员逐渐成为下水仪式的主持者。比如1610年,“皇家王子”号炮舰下水时,主持者就是威尔士王子和一位著名造船商人。
当时的仪式上有一个有趣的传统:当新船沿滑道滑行时,主持者要象征性地从一个金酒杯中喝一口酒,然后把杯中剩下的酒洒在甲板或船头,空酒杯则如新娘捧花般被扔下船,谁抢到归谁。后来,海军造的船越来越多,金酒杯也越扔越多,造船厂受不了了,主办者想了个主意:金酒杯照扔,不过要朝着事先安排好的一个网罩扔,以便回收再利用。到17世纪末,扔金酒杯的习惯终于被在船头碰碎一个瓶子的“掷瓶礼”代替。当然,瓶子里要装上“洗礼圣液”。
初期的“洗礼圣液”通常由某种酒充当。比如,1797年美国“宪法”号战舰下水时,舰长就在舰艏砸碎了一只装满“玛德拉”白葡萄酒的瓶子;1843年“普林斯顿”号战舰下水时用的则是威士忌。除了酒以外,水,甚至果汁也能充当“洗礼圣液”。1858年美国海军“哈特福德”号风帆战列舰下水时曾被“洗礼”了3次:第一次用的是取自大西洋的海水,第二次是康涅狄格河的河水,第三次则是来自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首府)的泉水。
由于香槟被普遍认为是“酒中精华”,因此慢慢成为“洗礼圣液”的主角,“掷瓶礼”也就变身为砸香槟表演。20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禁酒时期”,新舰艇的“洗礼圣液”因此受到影响,不得不回归“以水代酒”。“彭萨科拉”号、“休斯顿”号两艘重型巡洋舰都未能品尝香槟的滋味,V-6潜艇下水时用的甚至是苹果汁。
2、妇女主持命名典礼始于十九世纪初
二百年以前,妇女主持新船下水命名典礼还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十九世纪初,英王乔治四世发布了一份命令,规定皇室中的妇女可以主持军舰的下水命名典礼。从那以后,由知名人士的夫人或有名望的妇女主持下水命名典礼逐渐增多。1828年,美国首次由妇女为军舰命名,1850年,商船也开始由妇女命名。而当时的王公贵族娇生惯养,把瓶子准确砸在船头对她们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据记载,英国汉诺威王朝一位公主殿下主持“掷瓶礼”时,曾偏了准头,瓶子被大力掷出后没能砸中船头,反而飞向围观的人群,砸伤了观众。事后,海军部无奈地向这位无辜者支付了一笔赔偿金。如今,由妇女为新船下水剪彩或为新船命名已成为一种习惯。
3、掷瓶礼源于人们的航海平安愿望
还有一种说法。据说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船员遇难事件频发。每当遇难时,船上尚活着的人便只能将要说的话写在纸上,装人香槟酒瓶,封口后抛向大海任其漂流,希冀能被其他船只或岸上的人发现。所以每当海上风暴骤起或航船逾时未归之际,船员的家属们便集结于岸边,祈祷、期盼亲人能平安地回家。然而残酷的事实总难以符合人们这一最基本的愿望,往往在绝望仅能偶尔见到令人心碎的香槟漂流瓶。于是便有了开头所说的掷瓶礼,祝愿海上不再有那样的漂流瓶;并使酒的醇香布满船头,驱邪消灾。所以香槟在船头摔得越碎越好,预示这艘新轮船将永远航行平安。如今,海难虽已基本杜绝,但掷瓶的习俗却依然存在,只是演变为其有传统色彩的喜庆仪式罢了。
4、称船舶为“她”的由来
世界上港口的航道都设立了让船舶安全航行的浮筒(英文Buoy,与男孩boy谐音)。国外流传着这样一个航海典故:造船工匠塑造了她(船)纤细的腰段,她的外表被涂抹了油漆,打扮得非常优雅、漂亮,她展示了她的优美、玲珑的曲线和身姿,连她的臀部都富有性感的吸引力,很耐看。她(船)总是在大海、大洋中忙忙碌碌地航行,经常有一帮男人围绕在她的身边。当她远航归来进入港口时,总是对着浮筒航行。通俗地解释:当美丽的海上公主回归幸福的港湾时,她扑向钟情于她、在港湾航道迎接她的“男孩(Buoy)”。
航海习惯上,船舶的性别是阴性,称呼船为“她”而不能用“他”。由此,航海习惯上相同类型的船舶不能称“兄弟船”,而是应该称呼为“姊妹船”,大概基于这个缘故,所以全世界新船出厂的处女航都是邀请女性为新船命名和掷香槟酒瓶这一习俗起初在西方国家盛行,后传入我国。
评:当初刚开始用女性作为船舶命名仪式的主持人时,想必也一定会遇到一些人士的异议。而一旦船舶在海上真的发生了问题,那么人们也必将会将该问题归罪为没有按照传统而导致的神灵震怒。虽然技术进步在不断减弱航海的不确定性,但只要人们还没有完全征服大自然(或者永远不可能征服大自然),那么祈祷的仪式就不会消失。但一定要知道,这样的仪式会发生变迁,也会各有差异。所以,应该做到入乡随俗,并对因时因地而发生的些微改变采取宽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