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打开电脑浏览新闻,意外得到不幸的信息:2015年8月12日晚11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现场目击者称,现场火光冲天,腾起蘑菇云,爆炸产生强烈震感,河北多地亦能感觉到。目前事故已致17人死亡,32人危重,283人入院。
姑且不论发生的危险品爆炸的原因。从现场爆炸升腾的蘑菇烟云看,这是大规模危险品堆装现场,是数量巨大的危险品集中成批堆放,从而引起巨大爆炸。
此事尽管发生在集装箱堆场,根据本人从事远洋集装箱运输多年的船长经验判断是该集装箱堆场堆放不规范或存在潜在缺陷所致。因为危险品堆装运输是有严格的规范的。
我国在2013年01月0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2年第9号)就发布了《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其中第三条就定义了“危险货物”,是指列入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和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或者对环境造成危害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国际海事组织的海上安全委员会(MSC)根据《1960 SOLAS》第七章的规定与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紧密合作编写,《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简称《国际危规》(IMDG Code)并于1965年9月27日由国际海事组织以A.81(IV)决议通过产生了著名的《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国际危规》作为全球海洋运输包装危险货物的指导规则,其制定原则是除非符合规则的要求,否则禁止装运危险货物。其目的是:保障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和人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防止海洋污染、使航行更安全、使海洋更清洁。
危险品一共分为九类:
第1类 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 腐蚀品
第9类 杂类
根据《国际违规》都有不同性质的危险品隔离堆装的要求。譬如爆炸品不能与易燃液体和固体共同堆放在一起。在海运上都有一张危险品积载堆装图,该图必须通过海事部门的批准方能进行装船作业。
同时在船舶方面要根据《国际危规》的指南,必须根据危险品不同的性质配置消防器具和消防水管。而且在船头、船尾放置马上能够系上拖轮的拖缆。而码头方面和船方都要派负责人进行监装和监卸。任何一个程序都不能出错。
当装卸开始时驾驶员和装卸值班人员根据大副详细的书面指令检查危险品集装箱。在《国际危规》指南下,正常利用生理机能闻、听、摸来观察集装箱的外观。一旦怀疑或者破漏的危险品集装箱进一步的检查必须穿着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等。
而在积载船舶时,根据危规要求某些危险品不能装入货舱,对爆炸品必须远离生活区,对易燃气体远离热源和火源,不能装载在烟囱附近的箱位上。对于不同性质或者混合后能够产生热源、火源的必须严格隔离。
《国际危规》对各类危险品致伤病的特性给予介绍,以便在万一发生危险时,可以立即提供医疗救助。如腐蚀品泄漏后不能进行皮肤接触,如果接触了,采取清水清洗等。
仓库堆装危险品集装箱与堆装在船舶上的方式雷同。但仓库特点就是露天堆放。在集中的危险品堆场内,由于集装箱在夏天气温高、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危险品潜在或固有的包装出现泄漏、外露等问题,易燃气体挥发,到了临界闪点,发生燃爆了,当其他危险品在附近,那么肯定殃及了。面对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我怀疑是否危险品隔离存在问题,或者可能操作中不慎混杂堆放了。
发生危险品燃爆和泄漏的施救,首先应该马上查明危险品的货名、查明危险品的特性,然后根据特性采取扑灭的方式。
如对现场还未面临火源的危险品立即搬离。易燃物体、气体现切断源头,然后再围歼明火,否则,在源源不断输送易燃体情况下,施救者面临更大的危险。
再则,有些化学危险品会遇水发生反应而致更大灾难,所以灭火剂的选择也是施救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不能拿了东西就是灭火器材了。
我曾经装运了甲板上几百个放置在木桶中的浸水黄磷,这种危险品如果表面水蒸发了就会自燃,因此,在大洋运输时,我们采取了防暑降温的方式阻止水分蒸发。整个航程我和海员弟兄们都非常紧张,不断地根据《国际违规》的指南要求对集装箱进行喷淋。最后顺利抵达上海港。
所以,无论是船舶还是仓储只要遵守《国际危规》的堆装,危险品可以避免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