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航海科普、文化和习俗——为什么要宣传航海文化???

标签:
军事 |
分类: 航海科普:远洋那些事 |
为什么要宣传航海文化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航海是人类拓展生存环境和加强文化与经济交流的重要途经,在探索广袤浩大、变幻莫测、蕴含无穷危险的海洋的过程中,历代航海家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灿烂的航海文化。从古老的帆船到现代的钢铁远洋巨轮,航海文化体现在有形的航海器物中,融合在航海人的生活中,渗透在各国的航海战略中,融化在各名族的文化中。
当我们伫立在那缓缓转动的地球仪前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明珠般的湖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河流,一片片深邃的海洋,这是多么一个美丽而壮观的蓝色世界啊!
但国内有关部门和各大媒体,都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航海类新闻少有报道,海员这个职业在内地又有几人了解?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财富,从而就控制了世界。”无数临海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航运兴,则国家兴;航运弱,则国家弱。
深厚的文化才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精神保证。任何一个航运强国都有深厚的航海与海洋文化,它的传播和被认同的程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强弱。
了解航海文化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国家的航海实力,在人们认同航海文化之后,那种蓝色的文化因子,会给他们的生活带去很多清新的“空气”,有更广阔的思想与视野。中国未来要有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必须打破传统而保守的思想,培养人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航海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开放,包容,外向的文化,可以担起这个改变人们思想的责任!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洋强国:
1.我国资源相对不足,是世界海运需求量最大的国家,海运通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升国家安全保障。黄海,东海,台海,南海不仅关系国家主权,也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空间。
3.自如应对国际突发事件的需要。尽管中国是WTO成员,但仍然面临海上禁运的可能。建设海运强国,提高对海运的控制力,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4.满足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航海类院校: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航海有关节日:
联合国海事组织在2010年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决议19中写到:
充分认识到全球海员对国际海运贸易、世界经济和公民社会连为一体作出了督导的贡献,同样认识到海云庵在履行其职责时因常处于恶劣环境面临巨大风险,牢记海员因长时间在海上度过其职业生涯,被迫远离家人和朋友,高度赞赏国际海事组织因认同以上所述,将2010年命名为“海员年”,与海事界共同向海员致敬,感谢他们的奉献。希望能基于以上原因,持续每年都对全球海员表达这种高度赞赏和衷心感谢,认识到2010年6月25日通过STCW公约与STCW规则修正案的这一天,对海事界和在船上服务的人员是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
1.决定命名今后每年的6月25日为“海员日”。
2.鼓励政府、航运组织、船公司、船东和所有相关方面对海员日给予充分而适当的宣传,并采取措施阻止有意义的庆祝活动。
3.敦请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将本决议呈送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大会批准,并采取任何必要的、适当措施对还晕啊日无论在形式上和实际上都给予大力宣传。
中国在2004年由中国远洋、中国海运、中国长航国有航企的108位船长发起联名签名活动,要求设立中国航海节,2005年国务院确定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时候,将每年7月11日定为“航海日”,同时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
美国的航海节是每年的5月22日美国蒸汽机船从佐治亚洲的萨瓦纳港起航。
日本的航海节是每年的7月20日,日本政府要求全体国民在这一天反复思考大海航行对于日本的重大意义。
英国各地庆祝航海节的日期和名称各不相同,其中,英国大雅茅斯航海节于每年9月6日至7日在大雅茅斯港举行,以纪念当年盛极一时的英国航海事业。
加拿大的航海节定在每年的6月21日至22日,自1986年以来,一年一度的航海节被加拿大人称为加拿大国际龙舟节。
印度的全国航海节是每年4月5日,主要是为了庆祝1919年4月5日印度“皇家号”货轮成功首航英国。
澳大利亚的航海节是每年的9月25日,内容主要集中在提高航海技术,确保海运质量,普及海员医疗卫生,培养和选拔优秀海员人才和关心澳大利亚远洋海员的切身利益等方面。
西班牙人把1622年沉没于玫尔菲希附近大海中的海船“阿托查号”重见天日的1995年7月20日定为航海节。
丹麦、挪威和瑞典每年9月举行航海节,其纪念活动主要是以公元7世纪至11世纪北欧海盗的辉煌业绩与具有丰富的神话与英雄传说的“海盗”文化为主题。
南部非洲地区的航海节定于每年的9月26日,与联合国世界航海节同日。
菲律宾政府将每年9月29日定为国家海员节,目前菲律宾没有航海节。
推荐书目:
《航海文化》,《航海基础知识》,《船舶与航运文化》,《中国航运大讲坛》,《中国海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