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日——为碧海勇士们而作!

标签:
杂谈 |
本月6日正好碰上本公司团委组织机关和船员青年进行航海日的座谈会,团委书记邀我参加,党委书记也在百忙中参与了座谈会。我把自己的航海情节和从事远洋船长工作的经历自我“人肉搜索”了一下,座谈中我真情地表露从事的航海职业的喜爱,感到自傲和荣耀。
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我站在船舶馆内时,无数不了解航海职业的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船长,而且走近了我的身边,把我高大的形体(天然优势)深深地印在数码照相机的存储芯片内。从而大小观众知道远洋船船长的模样,这是外观的第一印象。
经过我的简单介绍,对航海、对船舶有了粗糙、模糊的感性认识。而深刻的印象是船舶的那些带有知识性的船舶航海故事。从而,让他们知道了社会还有一个海员群体,这个群体默默无闻却为整个世界带来了繁荣!现在,一些观众慕名而来参观船舶馆,这就是我做船长的荣耀。
午餐尔后,与会青年一起乘上大巴士去往世博浦西园区,目标相船舶馆挺进。
为了带队和测试园区观众对海员的了解,本次我穿了船长制服从大巴士上走下来的。走过路过的人流几乎都侧目相视,从投来的目光我就知道他们新奇感,但并不了解我是怎样的身份?哪儿来的?这制服如此漂亮,堪比时装了!我觉得背后被猎奇的目光灼的微微发热。
我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世博高架人行步道上,后面追随的是我们的团队。
到了船舶馆外面我就开始讲解了,把船舶馆外走道的帆缆索具一一道来,介绍了原来江南造船厂的历史变迁,以及船舶馆的构造和特点。一些观众在场观众也驻足听我的解说了。
在我的引导下,团员青年进入了船舶馆内馆,他们已经融入了观众之中。站在中厅的大桅底下,我仍然以航海故事吸引观众们的情绪,当达到了热度之后,我才慢慢把自己的情感发挥出来了。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就是2010年国际航海年和7月11日的中国航海日。
大家知道吗?今年是航海年,国际海事组织(IMO)秘书长米乔一普勒斯去年12月31日,宣布把2010年正式确立为“国际海员年”,以此向默默无闻却做出巨大贡献的全球150万海员致敬,并承认和感谢海员为全社会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其目的就是:
一是让世人有机会了解海员的特殊工作。海员为满足全世界超过65亿人口的日常需求而常年在恶劣的海上环境中经历各种风险;
二是鼓励年轻人参与航海,推进“到海上去”运动;
三是让那些负责制定政策和为航运提供岸上服务的人们更好地理解海员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从而给予他们的工作以真正的同情;
四是将整个海运业对海员的理解和关心明确地传递给全球150万海员,并以尽力保证发生海难时公平对待海员、当海员被遗弃在港口时照顾他们、不以保安原因拒绝海员到登陆地休息、保护他们免受海盗的骚扰,尽力确保他们在海上遭遇危险时得到及时的救助,从而体现这种理解和关心。国际海事组织还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以更好开展好海员年活动。
今年是国家制定的第五个航海日,中国航海日就是7月1日!在这一天,只要靠泊港口的船舶都将要求挂满旗,以示庆贺海员的节日。
2010年航海日主题突出海洋、海员、海峡!今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活动主会场设在泉州,航海日系列活动将突出海洋、海员、海峡的主题,大力弘扬郑和精神,进一步增强全民族的航海意识、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充分展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突出闽台两地独特的“五缘”关系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产业发展基础。
海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希望更多的市民去了解他们,不仅仅了解他们一身漂亮的制服,高大的形象(呵呵!船长们是普通的人,也有高低矮胖),而是要了解海员对社会的贡献,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创造了全人类的幸福!
站在船舶馆的出口处,中海集运的机关和船舶的年轻人无不感觉到了海洋的碧波蓝天,航海的咸味。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航海、参与航海。
图片下班回家后补!
前一篇:向船长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