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海军!

标签:
杂谈 |
我不是海军!我是远洋船长!
我站在船舶馆中央大厅,对着那根大桅娓娓道来,永远说不完的船舶故事,通过我的语言表达来传递船舶、航海和海员的信息。
“大家抬头看上面,正面一个如同长方形的灰色物体。哪位观众能够说出这是什么‘东东’吗?这‘东东’又是在船上起到什么作用呢?”我提问式地引入了话题,把观众渴望得到最后结果的心态吊了起来。求知欲马上提升到了尽快获得答案的心理中。
“那是电喇叭!是广播用的喇叭!”一位语言有点幼稚的男孩在妈妈的启迪下说。
“小朋友有点意思!他说是喇叭!观众同意他的观点吗?”
“是汽笛!”一位中年人跟着我的尾音接了上来。
“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看法?你能肯定吗?”我闪烁了狡黠的眼神,把中年人准确的答案弄的神秘了。很多观众都瞪起了眼球希望尽快得到解答。空气凝结了几秒钟后我说:
“呵呵,大家不要被我的问题迷惑了。这位大哥说的非常准确,是汽笛!也就是像你们家里的汽车上装的喇叭一样是警示行人用的。”
那位中年人非常得意,我接着给观众们讲了一个汽笛的故事。
汽车喇叭的作用是让行人让开,但没有确定和规定的按喇叭表示的含义。尽管汽车喇叭的声音很柔和,但驾驶员有的时候不注意交通规则,乱按喇叭,发出了令人难受的噪音。所以,在城市交通规则都不准无故或者乱按喇叭。而在船上也有相同作用的喇叭,它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不准乱拉的。
船上的喇叭叫汽笛,为什么叫汽笛呢?上世纪初叶大部分船舶都是蒸汽机推动螺旋桨的。蒸汽用途很广泛,所以这喇叭也用蒸汽发声。声音伴随着一股白色蒸汽从喇叭的出气口袅袅升入天空,在蔚蓝的天空中扩散。人们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喇叭声音和看到蒸汽飘逸,所以船上的喇叭称为汽笛。是船舶重要的操纵设备!那么大家要问,这汽笛不就是发出声音吗?怎么可以当操纵设备呢?汽笛可以传递航海上规定的声号,海员在很远的地方听不到汽笛声也可以从蒸汽尾巴长短判断她船拉的什么声号了。从而根据汽笛的含义规范避让行动。
举一个例子:
当两艘航行的船舶在海上相遇时,为了协调避让,一艘船的船长或驾驶员拉了一短声,蒸汽冒了一小团,对方的船舶业马上拉了一短声。双方表达了同一避让行动——各自向右避让。假如一船拉了两短声,表示什么呢?表示我向左让你!对方船舶可以保持航向和航速。假如一艘船舶拉了三短声,就表示我正在开倒车!
再譬如:一艘船正在后面追越她船。追越船企图从右边超越过去。此刻,追越船可以拉两长一短的汽笛(— — ●),前面被追越的船舶如果同意后面船舶追越就拉一长一短、一长一短的汽笛声(—
●
— ●)。前面的船同意后就应该尽可能给予后船方便,让她安全地从右边追越通过。如果前面被追越的船舶不同意就会发出五短声(●
● ● ● ●)。fficeffice"
/>
同样从左舷企图追越,追越船就会拉响两长两短的汽笛声(— — ● ●),当然在未得到前船同意情况下绝对不能追越,否则后果自负!
好了,规定了这些声号后,在港口、在类似我们上海外面的长江口航道内,海洋上就热闹起来了。你拉我拉,汽笛声音与滚滚的江水和海流一样欢快地奔腾了。海洋上充满了海员拉响的雄壮汽笛声,发出海员心声:我们正在为人类创造幸福!
你们说,汽笛是不是操纵设备?好!汽笛的故事就讲到这里,顺便带一句现在船上的汽笛都是电笛了,海员沿袭了过去汽笛的名称。当然随着无线通讯设备的应用,我们一般都是呼叫对方船舶,用语言表达汽笛要表达的含义了。请大家继续参观!
刚解说完,观众都蜂拥而上纷纷拿出照相机与我合影。作为海员、船长,我的印象永久地落在他们的记忆中,相信今后社会上一定会提起人群中特殊的群体——海员,也会让观众记忆起船长肯定是高大的仪表仪态。
一位家长把小朋友放到我的身边:“和这位海军叔叔合影,好吗?”
我和蔼地对这位年轻的妈妈说:“我不是海军,我是远洋船长,我驾驶的是商船!”
年轻的妈妈说:“你讲的船舶知识太好了,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这么动听的船舶故事,原来商船还有这么多美妙的故事。”
“请您下次再来,我还会讲更多的故事!记住,我是远洋船长!不是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