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聊几句上海话的话题

(2009-02-07 20:39:16)
标签:

娱乐

也聊几句上海话的话题

  

   看了某位博友关于《也说上海人和上海话》的杂谈文章后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和这位仁兄(弟)不同的是,我出身在上海的近郊,跑遍世界亚非拉至今乡音未改,一口浓浓的乡音让我感觉了做上海乡下人的骄傲。就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上海市民看见我拉了蔬菜进城,将劳动果实送给工人老大哥附近的菜场的途中,听见路边那些“上海人”有气无力、带着嗲腔和对乡下人的蔑视、窃窃私语般发出的“阿乡、乡下人”等俚语时,我还是像阿Q也不像阿Q那样理直气壮的回答:“对,我们是浦东乡下人,我们是嘀嘀刮刮的浦东宁!可是,你是正宗上海人吗?”立马那些蔑视我们拉车进城的路人蔫了志气。

 

  从健在的同村庄老人那里刨根掘土、挖土三尺得来的信息,本人至少祖宗5代(在上面也无法追溯了)已经在上海近郊这块土地上繁衍下来了,应该说是旧上海人了。不但如此,就我的婚配状态,目前我的子女也保持了原住民血统的纯净。以后就难说了,毕竟上海是移民城市,一块乡下的土地也逐渐被外来移民侵浊了。令人高兴的是外来移民不单让上海繁荣了,也带来了混合血统的极大好处——杂交优势!科学家已经证明近亲婚配将会带来不良遗传基因,所以,当外来移民和上海旧人产生恋情进入婚配繁衍后代后,未来上海人更加聪慧和灵敏了。由此,外来移民带来的不是灾难,而是人丁兴旺的新上海人形象,优良品质的身体,健康完美的体形,姑娘更具有美貌的曲线了,无不给上海带来未来的希望。还有不得不正视的结果:来到上海的移民们,最终他们的后代都会承认:“我是上海人!”你说有着大度包容的上海人是小气吗?精明的本性也让外来移民种植在后代基因中了。相信未来的上海更加精明、聪明,也更加具有吸引力。连那些一直对上海人感冒的外地人也不得不佩服被上海人同化的力量移民上海了。

 

   我没有那些文人墨客的深奥的历史知识,也知道上海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文化。所以说不出大道理来,但是有一点我感到有点缩命的悲观,外来移民们对上海话继承的愿望不成移民数量的正比发展,外来移民越多,讲上海话的人越少,规律和进化如涨潮不可阻挡。我也顺从了这样的变化,对移民讲普通话。

 

   可是让一种传承的优秀文化语言在未来消失有点可惜。我熟悉糯糯软软、动听悦耳的吴语,我对外操口的上海话语言也渐渐萎缩蜕化了。因为环境让我无法在一群移民或者工作的环境中通行上海话,尤其是上海浦东话——这个原住民的古老语言。而地区语言的弱点就在于交际的人群太少而不能形成语言优势来对抗外来语言的入侵(不管是优化还是同化)。

 

   可是,我老祖宗传递下来的浦东话到死也不会忘记,乡音也绝非这辈子能改了。在大洋上碰到中国船,大家友好地在高频电话中互致一路平安,也会在普通话中夹带了上海浦东话。就是在和外国人开英语时,只要打了咯囵流露出来的不是标准国语,也是上海浦东话。

 

   如果在大洋上碰到一位来之上海浦东的海员,那么,我们肯定会操上海浦东话,让上海浦东话在世界大洋上空都飘扬了上海浦东话的电波了。

 

   语言是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渐渐变化的,我可以相信如果让18世纪的上海人转活过来,当他们听了现代人讲的上海话肯定会皱起眉头,大惑不解他们的后代在讲什么话了,或许他们认为到了外国的土地上了。老上海的人都知道过去的沪剧唱腔都是以上海浦东话等郊区语言为主,渐渐地上海沪剧变成了城市里面的语言了,与浦东话大相径庭了。难道上海话衰弱隐退了?不是!而是进步了。相信移民进来的新上海人当他们意识到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繁衍下去之后,他们也会感觉应该需要本地的语言了,对本地话耿耿于怀了,也和我一样竭力维护自己本地话的尊严了。于是,进化了的上海话有参合了其他语言的优点变得更加悦耳动听,形成了继承上海话衣钵但进步了很多的优秀上海语言了。他们带着现代上海话与外地人交流时,或许又感觉到了做上海人的骄傲资本了。那些通过血液交换的上海人精明的基因说不定又要冒出来了。到时,同宗族出去的仁兄(弟)的后代被分化的、还是居住在当地的乡亲们说那么一句上海人常听到的不和谐的声音:“上海话难听死了,”最终还是被全国人民一致口诛笔伐语气:“上海人太精明了,上海人不聪明。上海人怕老婆!”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厌恶还是一笑了之?我想还是以上海人的精明去化解外地人对上海人的误解吧。

 

   哈哈,其实我说的最终一句话就是:“本地语言具有排外性,就是中国普通话也拒绝外来语言的入侵。可是上海尽管是大城市,本地语言却处于弱势,在强大的普通话进入上海话语系之后,她除了屈从外,不得不在本地话中掺入了普通话的成份。改变了上海话,但决不可能完全同化,保留着当地语言的特征。

 

   可以这样认为:一种优秀的语言决不湮灭,而是在夹缝中更加顽强的生存。

 

   上海话,我爱你!上海浦东话,我更加爱你!作为上海人我操上海话光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