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者为主

(2010-03-16 21:49:15)
标签:

旅游

小日子

杂谈

闲者为主  老村里的神庙

每天早上骑车去洱海,路有两条,一条向南,一条向北。北边遥远路况佳,南边曲折颠簸却较近。两条路如同人生,可选捷径,也能远征,丰俭由人。

一路上花草树云渐渐开始熟悉,哪里下坡,哪里有树荫,哪里大粪味重些,哪里的狗会吠,全都心里有数。偶尔见到觅食的家养鸡禽,棕色羽毛在绿地里闪现,甚是美丽。有人在菜地里种上香水百合,旁边是野鸽啄食菜籽,再往远去,能听见老农挂在扁担上的收音机里传出戏曲声。

也遇见过拿着地图东张西望的外国游客。

主动停了车去指路,幸好对方的目的地就是洱海,解说时多份自信。

 

 

我们整整骑了两个半小时,走错了路,在田间小道里努力控制车把手,避免硌到尖利的石子。两边长着半人高的蔬菜,不知品种,茎干扎实。如果不是田边随意丢放的自行车做心理辅导,真的想转头回去重新再找路。

但偶尔停下喝水,回头看看背后的山,还有压在山头上如同海潮般壮阔的云层,突然又感觉值得。因为你跨进了新的区域,体会新东西。

特别是看到背竹篓的老奶奶拿着手机玩游戏时。

我突然发现这类城村结合的地方很容易出现新形式新东西,城市里太规矩,画地为牢方为乖巧。

 

 

进入的村子不是一开始计划去的那个,但条条小路通洱海,转来转去,猛地那片湖泊就停在面前了。离湖两米不到修建着即将完工的院子,后来打听价格,总体至少得百万左右,还不算有可能遇见的各种刁难。

人离乡贱,对谁都一样。

沿湖的小路左边是鱼塘,右边的石头泡在水里太久,全都印上波纹,被浮萍填实。有村里的女人挑两筐衣服去湖边洗,水质还行,不时见到蚯蚓大小的鱼苗起伏。

再往深去,左边是越来越广阔的水域,右边是一栋栋未曾建好的庭院。有狗会突然扑到墙边吼叫,隔着铁网,所以也不怕它再进一步。车不好骑,推着慢慢走。有处屋舍就建在水上,自己修了长堤,门同样锁着,院子里停着SUV

 

 

可能是早上锻炼的时间太久,中午KING做了一大盆腊味煲仔饭,吃干净后居然不够,又把同台先走的非非(就是一起从昆明来大理的那对朋友)没干掉的白饭拿来吃。

他们走得太顺畅,居然忘记买单。我们也没发觉。等得知后,KING和我们都笑翻了。又过几天,他们俩果然受不了别处人工痕迹过重,又回了古城。

再聚时,小巴说他们算是在KING这里第一例逃单成功的:)

 

 

我终于明白KING为什么那么高兴我们提出帮他给咖喱和东东洗澡——太累。

两条狗分别重80斤和40多斤,大得跟十来岁的孩子一般,毛又长又厚,特别是咖喱,毛比东东多三倍,大部分的时间都消耗在它身上了。全新的硫磺皂用掉了三分之二,洗下的毛把下水口堵死,水几乎漫过我鞋面。

而它嘴角边最难洗,不知粘着什么油泥物,肥皂都弄不掉,只能用指甲抠,甩在墙面上都不会滑下来。

但咖喱很听话,五十多分钟里几乎不怎么动弹。东东就不乖,全身湿漉漉地还往人身上靠,搞得我整条裤子都湿透,只好跟它一起站在阳光下等候晒干。

 

 

带了三本小说一本游记,还有两本杂志,已经接近读完。

推荐《女雕刻家》,情节曲折,描写到位,人物担当得起“栩栩如生”这四个字。越到后面越胆寒,似乎自己与主角开始同命运共呼吸。于是早早合了书,宁愿等第二天阳光灿烂时再进入黑暗世界。

好的书跟好的鬼故事一样,让人一面头皮发麻一面又忍不住希望一探究竟。

这次我们又总结出了经验,如果下次再来待超过10天的话,先在网上选好十本书,然后直接把收货地址写成要住入的旅馆。如此一来轻装上阵,前脚进门,后手拿书,爽死。

大理什么都好,独书店水平还在上世纪。也没有杂志的概念,就是说,杂志过期与否不是重点,能卖就行(这里也还是“小四教”的天下)。今天逛了家新店,勉强有些收获。

如果真的赚到大钱,我会考虑在古城租个铺位,专卖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开放给朋友,谁想去古城玩就帮我看店,省你的住宿费,便宜我收获免费小工。

 

 

与羊肉米线店的老板已经混熟,午饭时分穿件T就出门,还没到门口,朝他伸两个指头,表示两个小碗米线。

“今天要不要加辣椒?”他问。

“算了,上火。”

我坐下来,身边是前面街上咖啡馆老板的狗,黑色拉金,昨天跟本地狗打了一架,一直闹到店里,后来被路过的骑车中坑用自行车强行分开。

咖啡馆老板穿着打扮不象本地人,但脸晒得黝黑透红,又与本地人无异。她每天带着刚能行走的麟儿四处转悠,最常来的就是这家米线店。每次一碗细线,配上自带或店老板送的馒头吃。

店老板样子看起来象个喜欢到处惹事的少年,却已经有两个孩子。他喜欢做面疙瘩火锅,每天他的小儿子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拿只红色的塑料盆子和面,一根筷子半袋富强粉成就一顿主食。

 

 

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被晒成颠倒版的熊猫侠——两眼因为眼镜遮挡还是原来的肤色,面庞却变得黝黑不少。于是这天早锻炼就拿下眼镜,做一次模糊的旅程。

事实上我也没什么需要再细看的了,一路的景色慢慢变成自然,也就是说,从猎奇的山光化做我身处的世界。每天都是这些云,这条渠,每块田地里都是那几个人,不多也不少。要做的活计也就那些,完工后时间就都是剩余,可以睡个觉,喝口水,皱下眉。

对我来说,田野其实比城市更熟悉。

小时候虽然住在五层高的楼房里,但出门十五米就是麦田。每年看着它青了黄,黄了绿,成了最好的风景。

还有油菜花,那是麦田旁边的一块野地,将近五亩,秋天长草,春天却会这一片那一片地生出油菜,也没人管,任由我们这些孩童踩踏,放风筝捉迷藏,弄一身花粉回家。所以我在看《麦田》时很平静,那望之无垠的麦地更多地让我回想起饭后站在阳台的闲暇,可在《大兵小将》里,当成龙冲进油菜花地里,满脸开怀时,我也忍不住眼泪。

所谓记忆,也分上中下等。

 

 

这天的路上车很少,也许刚过去一个周末,那些旅游的人带着仍未晒黑的脸回家,车也回家,所以一路畅通。我撒着把,手插在衣袋里,想象此举会引来田间农夫的小小惊讶。

做农家菜的饭庄生意冷清,员工们都集中在包房里唱K,每次路过都是那首《夫妻双双把家还》,偶尔出次变化,男女互相客串,笑声比歌声多。

我一直在看着面前的山,努力骑着。路是上坡,大腿肌肉慢慢绷紧,嘴唇早就吹得龟裂。手还插在兜里,随时准备抽出来扶好车把。

我突然笑了。

苏东坡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这话放在古代也足够他蹲文字狱了,不过苏先生幸运,活在文人治国的年代,没人给他扣帽子。

那么,借他话来一用——

现在,我就是这条路的主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矛盾
后一篇:卧虎不藏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