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当时在青岛照的照片,只好用革命不知道在哪里照的图片来代替.
在优美环境中的古旧小屋,算是代表记忆中的青岛旧城区。
97年夏,第一次到青岛。跟团游的最后一站,天气热,海风极爽。青岛旧城区小巧精致,处处如花园一般,给我留的第一印象是“这里太适合养老了!”
饮食上我不挑剔,跟朋友去吃海鲜,坐在岸边,一米多长的海苔冲上沙滩,店里的伙计卷裤腿下海拖上来,洗好烹调,上桌。
满满六大盘活物,几瓶啤酒,算帐时才三十多一点。游泳的地方太恐怖,几万人拥在一处,下饺子这样的形容已经算温柔的。夜里八点,店铺开始关门。从酒店出来朝海滩方向去,一群群赤膊大汉漫步,人手一只塑料袋,插着吸管,里面是上好的青岛啤酒。
青岛人说,最好的青岛啤酒是留给自己喝的,差一点或更差一点的才拿去出售给别人——山东人,连自私都坦荡!
那晚朋友喝多了,发疯般冲进海里,拖她出来,身份证掉在海里。半夜打电话叫她老公传真结婚证到酒店,好预备第2天的飞机。她躺在床上哭,说要去大连,不想回家……
酒虽怡人,却太累事。
现在与那位朋友间已成路人,可惜。
第二次去青岛,写生。那里有美院分院。分院老师顶着巨大的酒糟鼻来接,身后是通宵未眠的青岛同学。我们和他们,满心期待艳遇的双方在见面的一刹那都异常失望。
于是大家决定只做朋友,一切都变得轻松透明。
在山上对着教堂画色彩,天阴沉,我不擅弄色,随便乱画。半小时后开始下雹子,大家抱头鼠窜。我和另几个同学冲进肉包店,提前午饭。
青岛的士便宜,起步5元。晚上去K歌,出来找不到厕所。跟屈总打车回酒店方便再打车回去找同学,真是奢侈。
因为在专业课上拼不过青岛班,我们就邀请他们打篮球。他们是踢足球大的,自然不是我们对手。出口恶气。然青岛人毕竟爽朗,只在晚上吃饭时灌我们啤酒,小报复一把。
班里五个男生挤一个套间,中间扔一床垫,涛哥睡,我和鸡,杀手和小明挤一个床。晚上看NBA,大家一起为湖人加油。
可惜,三天后,坐火车去上海,开始写生最诱惑的部分——借着上课的名义旅游。而那时候两个班已经混得差不多,在车上凑几对打扑克,我和屈合作给一些迷信的家伙算命,经过几天的了解,大概明白一些人的脾气,所以说得准确,让几个小MM好一阵崇拜。
唉,其实大学生也挺幼稚的。
青岛同学晓,特执着一女孩,因为喜欢《献给爱丽丝》,在从没学过钢琴的情况下,用一个暑假自己对着钢琴一点点抠出整段乐章!被我尊为奇人。今年她要结婚,答应她会飞去青岛观礼。时间?
现在看来,也许会是金秋。
第一次去是夏天,第二次去是初春,不知道秋天的青岛会是什么样?
期待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