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玩相机的朋友们,十二月三十日

(2007-12-30 17:07:49)
标签:

杂谈

分类: 摄魂者
 今天睡到十二点,岔气的位置从锁骨挪到了肩窝,估计有三五天的光景,这鼓气会顺利地从胳肢窝溜走.祝福我吧.嘿嘿.
看了看昨天文章的留言,到现在一共有五条,O记的这位朋友,我是在给没有买数码单反相机的朋友作选择性的参考,你的E500应该是台好机器,既然买了就用好他,呵呵.
 
今天说说第二类,就是使用LEICA的.假如你的口袋比较殷实,可以选择一步到位,挑一台世界顶级,而又相对普及的LEICA相机(最贵的135相机其实是瑞士产的ALPA),例如MP或者M6这样的型号.LEICA相机的真正素质往往体现在所有的M型号上,就是旁轴取景的胶片相机.这种相机的结构成熟,相对简单,轻便,而德国人的严谨作风使这个系列的相机在质量上无懈可击,价格也是令日本货望尘莫及.德国机械相机的口碑恰似瑞士的名表一样,往往有传世的价值,所以贵是有道理的.据说LEICA的镜头有特殊的味道,这一点见仁见智,反正我不这么认为.从二手相机市场的情况来看,年代久远的LEICA相机,其残存质量---即可用程度的确远远胜过日本相机,所以买台二手货也是不错的选择,价格会便宜一些,但你若不是位老手,最好还是买新的更好,你会开始一段和LEICA不得不说的、青梅竹马的感情,甚至到后来是声色犬马,哈哈。LEICA的镜头素质也是无懈可击的,一旦拥有,基本上别无所求。最后说说价格,一个MP的机身加上一只50/1。4的标准镜头,需要花费你至少40000元,而你绝不会到此为止。所以一位LEICA用家一生在摄影上花费的金钱,也许是玩日本相机的十倍。说到这里,有钱的朋友也许会蠢蠢欲动,我要提醒各位的是,固然LEICA这几个字母代表了质量和可靠,但最新出的数码相机M8却是个例外,经过我亲手试用,感觉十分差劲,简直就不是一台合格的相机。看来爱玛仕收购了LEICA之后,便把华而不实的企业作风传染给了后者。
总结LEICA胶片相机的最大优点,精确,精致,结实,有品位,关键一点是低调,小巧精致的外型会让被摄者放松,信任,这都直接影响拍出照片的品质。
 
你也许会说,说到低调,还有谁比LOMO更低调呢?其实恰好相反,LOMO是用来高调把玩的。LOMO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一般来说,使用小型的便携的相机,自动化程度较高,价格较低廉,使用高感光度胶卷,镜头风格奇异,这都是LOMO的典型特征。如果你是位有美术方面喜好,想象力丰富,睡觉爱做梦的人,搞一台国产或者前苏联产的这种相机玩玩,那最合适不过了。但是我建议你在购机这件事情上慎重考虑,不要人云亦云。不是说玩LOMO就一定要买台标着LOMO标志的相机,或者去专门找那些如过江之鲫的LOMO网站推荐的LC-A+之类的型号——我不是说他们的相机不好,而是卖得太黑,你需要的是一种特殊的味道,而不是附庸风雅地成为LC-A+这种塑料相机的收藏者——它不怎么值得收藏,因为产量很高,且是江西凤凰光学出品,居然卖接近2000元。上个世纪70-80年代,欧洲、日本和中国先后都生产过大量不到巴掌大小,塑料机身,手动上片,机械快门的135小型旁轴半自动相机,现在的二手市场上也不过100-500元一台,可选择的余地很大,说不定能碰到很新的成色。由于便宜而耐用,你可以放心地把它揣在包里,随时拿出来糟蹋几张胶片——这比你的DC出的照片,可是要有味道的多。顺便说一下胶卷的事。有很多朋友在我按下快门后惊呼:呀,刚才你用胶片拍的我啊,多浪费啊~~~~这种观点要屏弃,一定要屏弃,我用的是8元一卷的乐凯,冲卷费5元,在家用底片扫描仪处理,每张的成本两三毛钱,不贵,色彩,味道,层次,绝非小DC可比。(饿, 去吃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