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在价值与天演论

第四节:企业的内在价值
当我们在研究企业的财报的时候,包括利润表负债表资产表等,以及公司的管理、产品、渠道、库存等一系列数据,其实是在研究企业本身。我们认为这就是企业的价值。
但是,企业是从市场赚钱的,所以企业所在的环境,包括需求和竞争,是不是也应该研究呢。
同样的房子,在一环内还是在五环外,是不是学区房,周围的配套商超,交通等,都会影响房子的价值,甚至影响会超过房子本身的质量。
我们研究企业,只研究企业自身,而不去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就像只研究房子本身的质量一样。
另外企业的报表,是企业和市场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它和下一期的业绩并无逻辑关系。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行情好了,公司的业绩就会好;竞争激烈了,企业的业绩就会受影响。
企业是在市场上赚钱的,赚的是市场的钱。
企业的管理,在于协调内部,从而更好的满足外部的需求,以及更好的面对外部的竞争。
天、地、人三者的互动关系,才是因,才能决定未来的业绩。
而公司的当前业绩,是果,而不是因,它不能决定未来。
我们看报表,是为了验证逻辑,而不是决定逻辑。
因此要跟踪公司的业绩,但是不能用它来作为投资的决策依据。
投资的依据,是市场天、地、人三者的信息。
因此,企业的业绩不是内在价值。
我将企业的业绩称之为业绩价值,而将企业的内部、需求、竞争这三者,称之为内部价值。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天、地、人。
这些道理,我的分析师朋友早就知道,但是,在做分析的时候,反倒忘记了。
第五节:天演论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种总是要和所处的环境进行搏斗,生命因此而演化。老子曰“安以动之徐生”,企业是一种生命,它的价值在不停的演化。我们如果只是研究企业,就成了辩证法所批评的“片面、孤立、静止”的看问题,而看不到生命的演化。
基因的突变,是向四面八方突变的,但是周围的环境,淘汰劣质基因,只保留强壮的基因,因此生命表现为进化。
企业的业绩,只是现在的”价值“,然而现在的价值人人皆知,对我们而言并没有优势。企业未来的业绩才重要。而企业未来的价值,是企业和所在的环境互相反馈的结果,因此,请以“”生“的眼光看问题,勿以“死”的眼光看问题。
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房子的价值不仅在房子之内,更在房子之外。
企业的内在价值不仅在企业之内,更在企业之外。
买股票就是买未来,这是大妈都懂的道理。
当你买股票基于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是过去的成绩,你买的是过去;
当你买股票基于公司的品质,你买的是现在;
当你买股票基于生命的演化,那么,你买的才是未来。
佛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企业的过去和现在,都已经在股价里充分体现,股市里的人都不傻,我们以为的便宜,市盈率的低估,其实并不便宜。
企业是有生命的,企业的价值,在和市场环境的博弈中体现、演化,请以“生”的眼光看待企业,勿把企业当成一个死的东西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