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纸质图书着力培养下一代(文化快评之二十二)

(2014-04-02 12:06:08)
标签:

纸质图书

儿童培养

分类: 文化快评

 

上个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书展中透露出新的资讯,那就是像法国那样的西方先进大国,都在把对纸质图书的培养热点转移到对下一代的培养上去。这个情况听上去似乎有点矛盾,所谓的下一代,其实就是在电脑边长大的一代人,他们从生下来就开始接触电脑,接触网络,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培养孩子使用IPAD,使用各种款式不断翻新的手机和平板电脑,而且,从2000年以后,国际电子产品已经进入了快车道不断刷新的历史新阶段,全世界最大的三个电子产品生产商苹果、微软和三星都会选择在一个时间里召开以自己产品名称挂名的国际大会,比如苹果大会,微软大会等等,中国的华为公司近年来也模仿这些公司举行了华为大会,发布最近的产品,宣传最新的网络与通讯理念,而数字出版和运营、网络文学的运作都是以分秒必争的速率在展开着极大的竞争。在这样一个态势下,全世界儿童的兴趣毫无疑问都会向电子化屏幕化转化,那么,这个纸质图书向少年儿童转化的计划难道是不适时宜的吗?

事情并非如此。人类历史证明,人类的很多行为必须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培养。读书这件事则更是如此。目前我们手边尚未这方面的确切资料,但是,可以预言的是,电子产品这样肆无忌惮地发展,毫无疑问地会损伤很多来自传统的好习惯。有些新概念我们可以接受,但是,并不是只要是新的就一定是好的,这个问题还是应当分得清楚的。至少从视力的角度看,过多过滥的电子产品的推广,对下一代的视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现在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到处都是近视眼,中国可能现在是近视眼最多的国家了。你到任何一所大学里去,都可以看到明晃晃地一片近视眼世界。与过去的时代相比,眼睛近视的水平远高于文化水平的提高幅度。这些现象都与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有关。

读书是人类无法也无须摆脱的一种优良行为,古代中国人,有“手不释卷”的习惯和美名,很多饱学之士都是以家藏书破万卷而著称。我在八十年代曾经编辑过一位加拿大国籍的华人作家的小说,对小说中的一幅插图,这位作家曾经告诉我说,你们美术编辑做的插图不准确,像这样带有橱门的书橱在国外已经没有了。现在,国外一般人都不藏书了,基本是把图书当做与报纸一样的东西,看完就扔了。没必要买回家藏起来。我对这件事记忆深刻。现在中国不能说完全与外国一样了,但是,国人对图书的概念也在改变中,越来越多的是把图书当做是一种消费品了。我国图书的制作量也跃居世界首位,中国人在读书这件事上每年要花八百多亿,当然与国家的其他消费相比,这个数字并不值得称道,但是,读书在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当中,作用还是很突出的。而读书,最好的方式我认为还是手捧着纸质图书读比较有效。

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必须重视对下一代的阅读方式的培养,鼓励他们从小就养成很好的读纸质图书的习惯。我们的出版社也有有一个计划和概念,出版那些更多更好的图文并茂的好看的图书,以这样的方式,表明我们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