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作家应当合理编组分类(创作漫笔之六十三)

(2013-11-11 12:48:24)
标签:

作家配置

分类指导

文学转型

分类: 关于写作和读书

 

不知道从什么时间起,中国作家的队伍呈现出某种单调的意味,几乎全部作家都集中在写社会、写人生,写主旋律上。尽管,因为网络文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是,从全国各个作家协会以及地方政府力主推进的文学计划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作家就类型上来说,还都是属于这个模式。这就不能不引起我的担忧。

其实,就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文学发展来说,我认为应当把道路设定的宽泛一点更好。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读者层次是非常丰富的,并不个个都是纯文学的爱好者,并不个个都是从读四大名著开始的,读者进入文学的路径非常复杂,希望从文学中获得的内容更是多样,而我们的作家却都是清一色的纯文学作家,这就难免会使很多读者失望,或者是寻找不到写作上的知音。从而陷于对文学的漠视之中。从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来说,我们的文学也不应该就是那种单调的人生口号式的,而应该是那种与生活相一致的多样性的,因此,我们需要那种建立起一种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文学写作路径。这个路径的设定从总体上应当保持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同时也与我们很多作家的写作兴趣相一致才对。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考虑。

即便从很多我们主张的文学发展角度来看,我们的文学也由于过于单调地强调着所谓的主旋律而越来越呈现出某种单调和匮乏来。比如,军事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在军事文学方面可以说是曾经经历过非常丰富的阶段。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从小时候起,就基本上都是沉浸在军事文学的氛围之中的,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很多作家都是被军事文学所吸引才逐渐喜爱上文学的。建国初期,我们文学和电影基本上都是军事文学的天下,那与我们建国过程中经历过那么多的血雨腥风有关。可是,在进入和平年代以来,我军的变化已经非常显著,军队总数从文革前的六百多万减少到现在的二百多万,而军费开支则从之前的不到一百亿逐渐升高到了一千多亿美金,军队建设的主题、目标和任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这一点,却在我国文学中的反映相当迟钝。而大多数的所谓军事题材作品还都是限于抗战。电视屏幕只要一打开,几乎全都是那种打鬼子的狗血剧,以致于使得我们很多现在年轻的观众都觉得太假了,根本不可信,更不要说什么吸引力。还有一个严重失衡的文学品类就是儿童文学,我国现在的儿童读物需求量非常大,质量和内容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据开卷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儿童书籍的市场占有量高达七十亿,可是,其中我国作家自主写作并且占据市场的文学并不特别多,我看报纸上还在那里吹嘘说,我国本土读物超越外国读物成为儿童读物市场的主体等等,其实,就我所知,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也是严重失衡的。我国儿童文学作家的数量严重不足,为儿童耳熟能详的儿童作家更是寥寥无几。只有几位作家占据着那个地盘。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资料,说是拿中国与日本的儿童作家相比,几乎不成比例,儿童文学作家的数量应当与儿童数量形成一个比较关系,可惜我一时手边没有了这个数据,但是,这种失衡的确是明显存在的。另外,在行业剧方面,我国文学基本上也是比较缺乏的,很多从事着重要但环境条件艰苦的工作比如矿山、地质、黄金、石油、海运、气象等工作的行业在文学中也基本上反映很少。我国这些年经济改革成绩巨大,金融行业变革更是大,但是,我国作家写金融或者经济行业的作品真的是少之又少。还有一个更大的现象就是农民工进城打工现象,在我国甚至可以说在世界上都是极为有影响力的一个社会现象,可是我们的文学作品却很少有表现。这些都是文学写作缺乏合理布局,一方面造成产能过剩,一方面产能严重失衡的原因所在。

在文学样式上也是如此。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大搞所谓的动漫艺术,全国不止一个省份办有动漫节,过节时刻,万人空巷。可是,我国作家中专为动漫艺术写作的作家数量也不够,甚至都没有一个著名作家。其他的类型化文学写作当中,更是作家作品数量堪忧。穿越、惊悚、武侠、传说等类型化写作尽管似乎听上去名声很大,实际上作家队伍十分凌乱,尤其是基本上处于一个作家个人爱好,自我探索的方式,没有国家设计,没有作家编组和分工。

历史文学历来都是我国作家最为拿手最为热衷的文学品类,可是,我国历史文学写作也并无策划和领导,基本上都是作家个人的行为,其实在中国作家协会的范畴内,应当可以组织起一个中国历史小说家协会,这样就历史文学写作做一些适当的探索,甚至可以办一些专业期刊,对提高我国历史文学的发展水平毫无意义都是有益的,可是这样的事情也一样无人去做。

在国家社会发展都在实现转变以及转型的今天,我国文学应当也要采取适当的重新编在组和分类,分类指导分类发展十分重要。无论是对作家的写作,还是对于读者的恰当引导都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年来,我们都把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念当成是一个政治范畴去理解,而实际上,文学发展的百花齐放,需要的是对作家队伍的合理配置,编组以及分类,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写作要给出不同的评价,市场分割则自然更不是什么问题。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应。而我们对生活的反应应该符合社会本身,如若不是如此,那么我们就应当来检讨我们的思维模式,是不是已经固化,是不是已经完全脱离了社会与文学发展的合理路径,问题出在我们的思维模式,而非文学本身。这是我对文坛所要做出的大声疾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