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文化关怀
(2012-12-19 22:52:39)
标签:
文化关怀见证奇迹的时刻杂谈 |
分类: 时代评说 |
我第一次听到文化关怀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对这个新词有点留神,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并未仔细去深究过,对其中的含义也就是很肤浅地记住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个意思其实很深,值得很好地去探究。
文化与人生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文化是一种摆设吗?是一种与人交往的名片吗?是一种唱歌跳舞瞎折腾吗?我不是语词方面的专家,也无法给出最恰切的定义。但是,从根子上理解,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权,因为有了文化,人类才与其他的社会之间产生了差异,产生了存在的合理性。文化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好处,人类因为有了文化才会不断地去进步,不断地去超越。从很现实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似乎谁也无法摆脱岁月轮回,生老病死这样的过程,但是,在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人生的妙处,同样是那样长的岁月,文化所能解读出来的含义和过程几乎完全是不一样的,这样的事情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总之我们对文化怀有着太多的情感,走遍世界,走完人生,我敢说,唯有文化才是我们人生最根本的根据所在。
好多年前,看贾樟柯拍的电影《三峡好人》,觉得很清新。电影没有铺张,没有雕琢,就从到处都是拆迁瓦砾灰尘满脸的工地上取材,演员据说也是本色演员,根本不是什么大腕,演得实在,朴实。老百姓就是这个样子。一个老汉到处寻找自己的家人,因为拆迁正在改变着千古的定理,一切千秋万代都不曾改变的地方,现在都成了一片瓦砾,老汉找寻家人的过程也是充满着艰辛的,所有的人都不爱搭理他,他只能在满地碎片的工地上,肮脏的轮船上到处打听。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心中被激发起来的就是这种被叫做文化关怀的情感。我们的电影导演,我们的摄像师们,就是在这与剧中人一样走过的地方行走着,思考着,心中充满着一种被岁月流逝激发起来的深沉的感情。
巧的是,同样的场景和故事我在另外一部韩国电影当中也看到了。被拆迁的那家人家有两个女孩,妹妹还在念书,长得清秀,姐姐则在恋爱着一个小伙子,可是小伙子却是喜欢着妹妹。几次向妹妹表白都被妹妹否决了。而姐姐则有一种被轻视的感觉,痛苦不堪,也不爱搭理妹妹。结果,那一晚,小伙子去了姐姐的住处,在郁闷的情绪中与姐姐发生了故事。第二天,姐姐早起为小伙子做了丰盛的早餐,引起妹妹的怀疑。姐姐却高兴的把昨晚的故事和妹妹说了。小伙子起床后对姐姐的那张快嘴十分不满,扬长而去。
这些故事都是沾着浓重的生活意味的,都是人世间发生的故事,真实,感人。
类似的故事在当今的中国大地上每天不知道要上演多少,其中的独特个性与鲜明的人物形象简直难以描述,我的意思是,我们的作家应当深入到这样的现实当中去,而不只是一个劲地去写什么自己内心里的世界。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说过,当今的中国作家,如同刘谦变魔术时候的那句台词,见证奇迹的时刻。每天都在见证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奇迹,问题是,奇迹到来的时候,我们经常是无动于衷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头脑中有着太多的对于奇迹的莫名的幻觉。事实往往证明,有很多生活的奇迹出现的时候是不经意的,悄无声息的,没有华丽的音乐伴奏的,有的则是簌簌的江水声和漆黑的夜晚田野里释放出来的原始的声息,在这无人喝彩的阴暗世界里,作家应当具有着自己的敏锐和悟性,去追寻这些声响发出来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瞬间。只要你能抓得住这个,你就在文化关怀的路上行走出了坚定的步伐。
我们的文化要密切地去关怀着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我们今天毫无疑问的都是国家的主人,可是主人并非是恩赐的,也不是谁让我们做的,主人就是有着对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眷恋之情,关爱之情,哪怕他并非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他只是微不足道的,乏人问津的,但是,我们只要能用现代文化的光亮去照亮他们,他们就是无比高大无比雄伟的形象。
把我想说的话归结一下,我们需要再提文化关怀主义,让我们的作家们用文化这只椽笔去尽兴地探查我们的生活吧,去把对这种生活变迁所带来的感受写下来,那就是人们爱看、时代需要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