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的生活误区

(2010-08-08 23:34:40)
标签:

中国人的生活

误区

杂谈

分类: 时代评说

我发现,中国人在对待人的问题上,有很大的误区。一些本来是关系到每个人生活的大事的地方,却显得相当忽视,似乎根本没有放在心上,马马虎虎了事。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在中国生活着让人感觉不到做人的尊严,起码也是不大感觉得到(希望不要上纲上线)。

首先是结婚。结婚这件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大很重要的事情。可是,我发现,中国人对结婚看上去很重视,实际上根本是忽视或者说是很马虎的。结婚登记这件事,以前就是在街道或者什么办事处里,找个粗通文化的大妈来,把大印给掌管起来,然后,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是一般百姓,还是科学家知识分子或者是什么名人,都一样,结婚的两口子,一起来到登记处,大妈就像是训犯人似地开始问话了:你是谁谁谁吗?你们是志愿结婚的吗?东西都带来了吗?要忘了就赶紧回去拿。带来了就掏出来我瞧瞧。然后,用那不怎么好的字给你把结婚证填上,盖上章,这就算完了。再看去结婚的人,一个个都像是小偷似的,从口袋里抠出几个糖果来,往大妈的桌子上一放,然后点头如捣蒜似地一口一个谢谢,简直就像是在干什么坏事一般。

我说的这一点也不夸张,很多人都过这样的经历,你只要稍微仔细一点回想一下,这样的情形绝对就会浮现出来。

婚礼也一样是没有一个正规的方式。西方人的婚礼都到教堂去举行。大家都穿上新衣,面带笑容,前往恭贺。我们这可好。基本上就等于是在吃一顿饭。过去经济短缺时代简单,随便什么饭馆,吃一顿就行了。现在稍微条件好了一点,然后就找来专门的婚庆公司,来借着大家吃饭之前的间隙,来给大家展示新郎新娘。说的话也都是经过对西方人结婚时教堂牧师说的话的改良版。吃过饭后,大家也就一哄而散,新郎新娘就在吃饭的饭店下榻。次日起来,就开始所谓旅行蜜月。这就几乎是中国人现在的婚礼格式。可这个格式究竟出自何方?为什么要这样,尤其是为什么要吃饭?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

还有一件事就是生病住院。中国人现在的医院实在是很可怕的,只要一个人一住院,你再看,全家老小,亲戚朋友一起出动,暖瓶水桶,锅碗瓢盆,全都端着进来了。医院里顿时就成了这家人家的天地。再看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干什么呢?打针送药,然后就要不断地给这些家属提出警告,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有的家庭缺少有闲暇的成员,只好出钱请一些助理工人,这些人当中有一些人已经在医院这样工作了很多年了。送走了这个,下一个就接着请上来了,所以,他们对医院也很熟悉。而且身上也穿着一些既不同于护士医生,也有别于病人家属的服装,以体现他们是一个特殊的阶层。真可谓是百种米养百种人。

我到过西方国家的医院,我发现西方人的医院里根本没有这样现象,不管你是生命垂危的病人还是就是一般的小病小疾,你在医院的生活起居都是由医院的工作人员负责,根本不需要什么陪护或者像厨师一般在医院大肆烹饪。那里的医院可谓是一个赏心悦目的地方,非常舒服安静。在那样的环境里,我想即使得病,也容易好,起码是好得快。我们的很多医院,我感到,即使是没什么病的,在那样的环境里呆久了,恐怕也很快就会得病的。

殡仪,也是中国人的一个软肋。本来祭奠自己死去的亲人,或者朋友师长,这都是无比痛苦无比悲伤的事情。处理这样事情的场合应当是非常庄重,非常体面的,这既是对亡灵的告慰,也是对亲友的安抚。可是,中国的很多殡仪馆,闹哄哄的,简直犹如菜市场,门口叫卖花圈寿衣的小店一字排开,看上去似乎是非常方便,实际上还是生意经,这可真让人受不了。还有就是殡仪馆几乎都很小,场地狭小到瞻仰遗容的小厅是一个挨着一个,一大群人在那里哭泣,可各哭各的,互不相干。更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因为缺少地方,追悼会的场次安排得密度很大,很多时候都是,一个追悼会还没结束,下一场的人已经在门外等着进场了。这可是叫人感到无比尴尬和无比羞耻的事情。

结婚、婚礼、生病、住院、一直到告别人生,这些都是与人密切相关的事情,说得难听一点,都是与每个人都有关系的事情,可是,偏偏在这些关系到每个人的命运以及存在的感觉的大事上,中国人似乎都显得相当马虎,谁也不会因此而发点什么牢骚,谁也不会想到应当敦促国家在这方面很好地设计一下,比如结婚这件事,中国人信教的人少,不一定非得到教堂去,但是,至少把结婚的婚礼从餐桌上请下来,结婚可以而且就不应该吃饭。给中国式的婚礼一个完美的、充满着爱意,充满着幸福的仪式。人不仅仅活着的时候要有尊严,死也一样要有,甚至更要有尊严。

我经常在想,你看那么多的中国人活着的时候,都那么知道奋斗,那么知道享受生活,可是,为什么在这些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尊严的事情上却又都那么马虎不在意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你们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