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青春的作家王蒙
标签:
王蒙小说家魏心宏文化 |
分类: 我看作家 |
就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王蒙几乎就相当于启蒙作家。
我自己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境与很多人不同的缘故,对苦难什么的,基本上没多少真实的体验。后来才逐渐地在很多人的真实故事当中知道了他们一生所经历的苦难。而把这种苦难文学化的就是王蒙。
王蒙年轻的时代其实一上来也是顺顺当当的青年,可是他从他自己年轻的良知当中,写出了后来让他受苦但也终身得益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因了这个小说,王蒙在五七年反右中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新疆去劳动改造。王蒙的青春岁月几乎就都是在新疆度过的,这个曾经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写过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天才作家在茫茫戈壁的新疆体验到了人生跌入谷底的寂寞和流落。从生活的底层开始重新感受生活。
七十年代末期,王蒙得知了像他这样被迫害的人可以平反,他就回到了北京。据说王蒙那个时候就住在中组部的招待所里,平时没有事情的时候,打年轻时代就有的写小说的本事就又冒了出来,他就写出了《队长、书记、野猫和半截筷子的故事》,小说发到了曾经发表过他小说的《人民文学》杂志,编辑部里一片惊呼。
在那样一个年代里,人们的思想和语言都僵化到了极点的时候,忽然看到了王蒙这样不合规矩的小说,那个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一时之间,王蒙又回来了的传说立刻在文坛响起来。
之后,王蒙就一鼓作气地写出了《风筝飘带》、《说客盈门》、《春之梦》、《夜的眼》、《春之声》、《蝴蝶》、《步礼》、《杂色》等一系列的小说,我至今还记得我那时候如饥似渴地喜爱王蒙的小说的情形,尤其是王蒙的语言,那样的鲜活,那样的幽默,我开始理解小说是可以这样写的。我对王蒙简直欢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的每篇小说我都认真读过。
后来,王蒙就受邀来上海开会,我们在淀山湖畔开会,王蒙的口才更是叫我讶异,我在那个时代把王蒙当做是我最崇拜的作家。好玩的是,我们在淀山湖游湖的时候,我还给王蒙算命,说是王蒙还有没有说出来的隐秘的故事,大家立即围起来,逼问王蒙是什么故事还那么藏着,王蒙眯缝起眼睛来,说,果真是这样吗?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王蒙小说《杂色》当中那个被贬黜的青年在山坡上放羊时,口衔干草,仰视天空发呆的模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