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沿随笔●上海日记(1)

(2006-06-21 22:11:09)
分类: 前沿随笔

大骐/文

 

上海,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城市,历来便是新与旧产生激烈碰撞的场所。说它是城市,其实只是一座滩,不过,它可能是地球上最奇妙的一座滩。它每年都在面临着下沉的危险,终有一天海水将会淹没一切,随之而去的将是那无数的恩爱情仇。

   经历了深圳数年未见连续两周的暴雨后,我来到了这个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出了机场的大门,骄阳似火,一切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国际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曾有人说上海是中国最“像”城市的城市,我想那一定是指它国际化的程度和规范化的城市建设。

   一个小时后我步入了位于徐家汇的工作室上海战略中心的大门。穿着短裤和帆布鞋的大伯第一个冲了出来迎接我,他捧着相机为我抓了几张初来乍到的相片。接着,上海中心的路总把我请进了他们的“研究生小组”,并逐一把成员介绍给我。一张桌子,三台电脑,五个脑袋,战略就这样从一个居民区的房间里产生并发挥其影响。午饭与以往有些不同,原先他们是在上海交通大学的食堂里进行的,可为了欢迎我,我们来到了公司对面的一间带有欧陆风格却十分土根的杂牌餐馆。七个人,八个菜,上来一个消灭一个,头脑风暴后身体的饥饿是显而易见的。

   膳毕回到公司,路总给我列了一个大致的提纲。本来我此行的目的是来实习的,可路总却把重心转移到了“解读上海”上面。上海一些重要的商业圈、文化圈、产业园、地产业等等都成了我考察的目标。虽然游历过不少城市,可钻到里面去研究它的规律却是从来都没有的事。于是一个新的课题诞生了,工作的流程可大致分为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思考总结。以往的文章我总是感性为主,这次我试图以感性切入,但用理性的眼光来分析其中的一些现象。

   晚饭跟大伯吃汤呈黄色的兰州拉面,本想要一碟凉菜,谁知道大伯说此举超过了他的财政预算——五元钱,我只好自己付了餐费。

   大伯是一个过于感性的人,而且是邪门儿的感性,他曾经一个人在珠海分公司待了三年,天天负责整理爸爸的录音资料,每天只能与墙壁对话,自言自语,为此他还看了医生,可却被专家们诊断为根本没啥事儿。他常说自己15岁便出了家门,并连续给家里寄了8年的钱,每个月他自己留8块,给家里寄21块。除了春节,他很少回贵州的家与老婆和儿子见面,也许是逃避婚姻的束缚。56岁的他保养的很好,还能在柔软的沙发上拿大顶而不挫伤脖子,每天早上五点他会起床来到旁边的番禺公园,打上半个小时的太极。他吹嘘曾有一位练了40年太极的老太婆看了他的招式也自叹不如。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哲学,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做普通劳动者,享受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与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