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写#宫锁珠帘#?
在一般续集鲜有叫好,并且珠玉在前的时刻,我反复问自己?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想给雍正一个比较不一样的结局!
我喜欢这个帝王,喜欢他的魄力,喜欢他的果断,喜欢他孤独背后的一切一切,我相信我跟他是有缘的,所以我分外想触摸一下他跟史书里刻板描写不一样的一面,比如他喜欢扮成各种各样的人物画像等等,我尽可能的用我对他的理解来诠释,因为我后面还有《雍正王朝》可以正说他,还有二部同题材的电影可以细说他,这一次我要按我的想象来,我要他有血有肉,有残酷,有深情,我不愿意掩饰他身上的缺点,也不愿意把他写成圣人,他是他,一个伟大而又刻薄,多情而又薄情的人!
那么用什么角度来切入呢?浅翻了下史书,十七阿哥允礼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他之前没有参与夺嫡,且年纪轻,记载少,发挥空间很大,(至于网友置疑年龄,其实外观和年龄无关,你去看林志颖和郭德纲,或者陈建斌和吴奇隆就知道了,没啥好说的!),而熹妃又是雍正寿命最长的妃子,同时也是史书上记载的乾隆之母,但乾隆身世有好多种说法,海宁陈家说,李金桂说等等,既然传说那么多,那我把她写成在雍正府邸就去世了,而雍正为了封怜儿为妃,直接把身份过给了她,这样或许未必符合历史,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你又能说它不存在吗?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是为了符合统治安排的,所谓的历史永远是半真半假,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我觉得致力于历史人物的真实性格,传递正确的能量,才是电视剧作为大众传播的最好用途!
这个剧通过这三个人反反复复的纠缠,是想告诉所有的年轻人——人生应该怎么过?失去了爱情应该怎么走出来?怎么样才能赶走心里的忧郁?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喜欢一个人,对一个人好?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去解决?情与义,爱与恨怎么抉择?怎样让失偶的老人获得幸福等等,当然也揭露了万恶封建社会的残酷,以及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掏尽英雄的最终情怀,其实,这世上任何事都会过去,好与不好不过是短短几十年的事,好又能如何?不好又能如何?赢了如何?输了如何?真的应该用不喜不悲的态度去过每一天!
写完之后,我忽然发现我喜欢剧里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内敛的婉嫔,还是张扬的云嫔,亦或是可以同患难不能共富贵的玉漱,以及坏得可爱的袭香,每一个都那么不一样,而我的雍正,我的十七,更是颠覆了以前作品里男性角色的性格,希望能掀起新一轮的收视高潮,而我们的口号是——爱她,就要把阳光照到她身上,无论你是明的,还是暗的,她幸福就好了!
另外李为这个人物,本来是李卫的,但写得更历史人物相去实在甚远,就不得不改变了名字,一个小人物,怀才不遇,通过不折手段,爬到了高位,结果却发现真金白银,位高权重远远及不上一个心爱的人来得重要,于是想要挽回,但是真的来不及了,家人爱人在他一次次的欺骗中已经绝望,而他最后也只能用生命来证明自己的爱!
还有嘉嘉,我很用心刻画这个我以前笔下从未出现过的奇女子,她一出场就表现出极其彪悍的性格,但是为了十七,为了这份感恩,她默默地收敛自己,把自己化成了一汪水,她不求他爱她,只求他能幸福快乐,而她唯一承受不住的就是——成为他的拖累,我喜欢嘉嘉,但生命中不可能会有嘉嘉,那么就把嘉嘉当作一个美好的愿望吧,希望每一个遇见嘉嘉的人能珍惜身边的嘉嘉!
很多看完的人都说是心灵鸡汤,我倒没有刻意这么去想,只是在那个阶段,那个落笔的心情,正好想写这么一个比较实用又好看的故事,如此而已,而剧中的台词我也是反复修改了好几次,务求“宫味”十足,对于剧中的姑姑和太监,我也特地想了很多方法来丰满他,之前我写过好多类似的人物,太监总是变态,阴阳怪气,而姑姑都心理扭曲,嫉妒成性,这次也不一样,戏里的苏培盛由宠冠到被贬,从低再走高,整个感情世界很丰富,他也深爱着怜儿,而他爱的表达方式就是让她幸福,有点类似男闺蜜那种,既有趣也好看,大家看的时候可以留意他的台词,我每一句都是话中有话,希望观众去一一体会!
本来想写几句的,一唠就唠了几大页,没办法,爱说的人就是如此,请大家多多包涵,再次感谢大家收看湖南卫视新春档——宫锁珠帘,我为刷屏的事儿跟大家道歉,因为接下来还得刷,不过戏是好看的,一定追追追,必然不会让你失望!二零一二,新年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