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为何“心惊肉跳”?

(2011-04-27 23:53:44)
标签:

中国移动

it

分类: 业界观察

 

4G时代将至未至,中国移动急了。 

 

不久前,中国移动率先在六大城市启动了TD-LTE试验网建设,也正式宣布中国的4G建设开始起步。同时中国移动牵头组织了PTN设备互通测试,并大规模开展基于PTNLTE承载测试。421日,中国移动透露将开始采购TD-LTE试验终端,5月份完成首轮招标。 

 

TD-SCDMA时代,技术上略显落后的中国移动相当被动。一方面TD-SCDMA的起步比WCDMA晚近8年,2001WCDMA在日本规模商用后8年,TD-SCDMA才在中国规模商用。加上终端领域TD-SCDMA芯片起步晚、主流厂商一度不给力,中国移动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威胁,特别是中国移动的全球通高端用户群流失严重。 

 

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直言:“我有时候感到心惊肉跳,因为有时候坐飞机,坐在头等舱里面,一看四周全是iPhone手机”。

 

如此状况,岂能不急? 

 

4G承载网悄悄进村,打枪的不要 

 

正因如此,TD-LTE将成为中国移动重夺高端市场的契机,中国移动目前已经成为推动TD-LTE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推动力度,堪比大唐、中兴、华为等设备商,除了在国内率先启动LTE建设,已经与设备商一道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参与了TD-LTE试验网建设。 

 

Juniper Research预测,到2015年,使用LTE标准4G网络服务的用户将比2010年增加600倍,从2010年的50万用户增加到3亿。到2015年,有90%LTE用户将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北美、西欧和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 

 

但是,据专家估计,中国的4G牌照在2012年前根本不可能发放,很可能要到2013年之后。三大运营商怎么办?

 

实际上,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和电信,都已早不复3G时代之“鲁莽”,都已经在4G建设中暗自发力。比如,中国联通在56个核心城市开展了HSPA+建设——按照最新的4G分类,其最高下载速度也将达到42Mbps,与LTE一样可以归属到4G无线宽带之列。 

 

更为引人注目是4G承载网的建设,几大运营商已经展开暗战。LTE如果比作高铁,需要发牌才能铺设铁路,则承载网就如同地基,完全可以先行建设——2G时代主导的MSTP传统承载网络不但不能适应LTE的需求,随着3G的发展,其承载能力也日渐捉襟见肘。 

 

正因如此,中国移动第一个开建4G承载网,并且坚定选择了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PTN技术路线,除了PTN技术已经得到广泛验证之外,这还意味着中国移动有可能通过4G承载网的抢跑,重新获取4G时代的领跑权。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未来升级到FDD LTE的路径非常明晰,在201012~20113月进行8个城市的分组传送实验网测试后,于4月份正式开启了7个城市的PTN承载HSPA+业务商用网络,在5.17电信日来临之际,让高端客户体验高速移动冲浪。中国电信内部也加快了对MSTP向分组传送网络演进的准备工作。 

 

三家运营商对4G本身讳莫如深,但是,暗战已经从承载网悄然开始。 

 

博弈下的务实主义新趋势 

 

3G时代的喧嚣不同,中国4G的黎明静悄悄。从2000年前后,3G建设就在中国提上议事日程,与电信运营商的分拆、重组、工信部的成立等事件混杂在一起,在近10年中都是媒体的热点。但是,不同于3G时代,4G时代各大运营商均更为务实。以4G承载网建设为例:

 

中国移动必然要主打TD-LTE,一方面,它全力缩小LTE TDDLTE FDD之间的技术和商用差距,另一方面,则是从承载、终端、业务等4G产业链方面,争取缩小差距、甚至取得反超。目前,从设备、终端和芯片等方面,这个差距已经缩小到半年到1年不等,而在承载网建设方面,中国移动已经取得了反超,目前,它已经拥有超过20万端PTN。无疑这是一个聪明又务实的选择。 

 

而对于中国联通来说,拥有最成熟的WCDMA网络、最丰富的终端、特别是iPhone终端,让其在3G时代一举拥有了最高的客户吸引力。但是,FDD LTE的牌照不知道何时会发,中国联通通过HSPA+强化其优势的同时,绝不能忽略4G承载网等方面的准备。因此,中国联通已经开始积极试商用PTN,新建网络承载HSPA+、大客户等业务,同时也在继续研究IP RAN

 

中国电信由于拥有的是CDMA网络,未来发展使用的到底是FDD LTE还是TDD LTE还非常不明朗,这也就造成了它在4G无线技术选择的被动性,目前中国电信在未来分组传送的技术选择上犹豫不决,内部争议颇多。

 

可以说,单从承载网建设而言,不同运营商的路径都结合自己的情况,显得更为务实。全力投入PTN建设,提前推进产业链,利于中国移动处于领跑地位;中国联通从高效保护现网大量MSTP投资的实效出发,以PTN为主打,与自身高速无线优势进行配合,进一步发挥WCDMA的体制及产业链的价值,也是最其具策略的选择

 

而中国电信这个老牌运营商,如何综合考虑其网络发展需求,产业链能力,平衡内部各方利益,在PTNIP RAN进行技术选择,仍在商榷中。

 

从全球运营商的选择来看也是如此,Vodafone2008~2009年广泛应用PTN产品解决移动回传和企事业专线业务,NTT docomo、韩国SKT、意大利电信TI、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等都开始大规模建设PTN网络来解决移动回传及综合业务承载。AT&TBT则受Cisco影响较深,相对偏重基于路由器建设IP/MPLS的承载网络方案。

 

在互联网领域拥有绝对优势、但是在传送领域非常弱势的Cisco成为IP RAN路线的主要推动者,代表了传统IP势力,而PTN则是以国内运营商为主、国内主要厂家、国外部分厂家参与和推动的新一代传输和数据融合技术,代表了新兴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两种技术的选择颇有点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和不断蓬勃发展的新兴体国家之间的博弈。

 

相比Cisco而言,象华为、阿朗、中兴、诺西等传输、数据力量都比较强的厂商则基本兼顾两大路线,来满足全球的细分市场。如果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厂家继续坚持PTN路线,既符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国内运营商的利益,也会将会增强国内厂商与思科全面对抗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获得更为广泛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