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在日前召开的英特尔IDF2011技术峰会上,英特尔显然有些窘迫,因为在去年的峰会上,英特尔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战略,但时至今日,英特尔似乎并无建树。在平板电脑市场上,英特尔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平板电脑为何没有Intel inside
在平板电脑的市场里,“Intel
inside”正在成为一个过去式。如你所见,目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的处理器大多来自消费者基本不知道的公司,比如高通、Nvidia和Marvell等。过去英特尔的“铁杆伙伴”——如联想的乐Pad、摩托罗拉的Xoom、三星的Galaxy
Tab、RIM的Playbook和惠普的TouchPad也都在使用基于ARM的处理芯片。
此时此刻,英特尔有些窘迫。一年之前英特尔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战略,但时至今日,英特尔似乎并无建树。我在今年的英特尔IDF2011技术峰会上,亲身体验了基于英特尔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但体验的结果确实让人有些大失所望。一位微博粉丝留言说,英特尔的MeeGo操作系统最大的看点在于和PC、服务器的无缝连接,而在终端体验上,英特尔将难以作为。
那么在平板电脑市场上,英特尔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正如英特尔中国大区总裁杨叙坦言:“在对平板电脑市场的把握上,很可惜,我们想了一大步,但是只走了一小步。”他认为,公司的胆子确实应该大一些。正如其他媒体评论而言,苹果引发的热潮,已让英特尔的对手如高通、飞思卡尔等受益,英特尔IDF上的表演有些形单影只。
英特尔显然有意补救,宣布推出了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处理器第二代凌动,专门用于平板电脑。英特尔表示相比于前代产品,新的凌动Z670处理芯片提升了视频播放的能力——提升到了1080p,同时也提升了电池寿命;新的处理芯片更小巧、轻薄,非常适合平板电脑,可以使平板电脑的体积减少60%。这回击了人们之前认为的英特尔凌动处理器不适合平板电脑的使用,英特尔尝试让芯片在电量和性能之间达到某种平衡。
不过,与以往英特尔处理器产品推出时PC品牌大厂蜂拥而至的情况不同,只有极少数企业表示愿意跟随。可以说,品牌PC大厂的冷淡,与第二代凌动的性能有关,它算不上革命性产品,工艺仍是45纳米,未能在根本上解决功耗问题,在英特尔平板电脑处理器路线图中,它应该只是个过渡性产品。
相比苹果的全封闭的操作系统,英特尔面向平板电脑市场的操作系统无疑要开放得多,但MeeGo操作系统却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诺基亚年初宣布和微软的合作,彻底抛弃了英特尔。而英特尔目前自建的软件应用商店也仅仅只包含数千个应用程序,相比苹果而言,这个数量只是“九牛一毛”。
与此同时,英特尔还发布了针对中国市场的AppUp中心和AppUp开发人员计划,试图通过此计划在软件方面追赶苹果的软件平台APPStore,包括东软、海尔电脑、神舟电脑等在内的本土合作伙伴推动该应用商店的本地化运营。业内人士认为,和其他大公司自建软件商店不同,目前英特尔网罗的合作伙伴有些力量薄弱,自建软件商店不太可能,因此只能选择和英特尔合作,但能否做出本土化的应用软件仍有待观察。
这是“蛋和鸡”的问题,英特尔AppUp的发展进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终端产品的丰富程度和数量,只有终端产品丰富了以后,应用软件才能逐步丰富起来。但英特尔“凌动+MeeGo”的平板电脑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英特尔要在短时间内赶上不是很现实。因此,在平板电脑市场上,我们现在是否可以说,再见了Intel
inside?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