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非主流”背后 网销渠道爆发前夜
(2010-03-15 15:24:02)
标签:
网购b2c渠道变局张近东商城it |
分类: 业界观察 |
“电子商务模式‘不符合商业规律’,未来不可能成为主流消费渠道。”日前,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抛出“网购非主流”一说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遭到包括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企业的严重异议。
这正如当年国美、苏宁们指责百货商城、IT卖场一样,预示着今年或许就是中国网销渠道爆发的前夜,IT零售行业也将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
“网购非主流”言论背后
高达2484亿元的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却无法入苏宁电器的法眼。在张近东看来,“流通行业一定要有附加值,但是网上商城多数商品按产品成本价销售,其无法提供附加值,这不符合商业发展规律。”
张近东直指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弊端”。事实上,这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因为和张近东有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众所周知,以家电、IT行业为例,经过长期的发展,健全了上游厂商、众多渠道商以及大型卖场等诸多环节的渠道链条。
一般而言,强势的东西都是保守的,对于新兴事物的挤压非常严重,在未来一段时间,不排除传统卖场依旧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忽略网购占据主流位置。
除此之外,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当下,张近东也有着相当有利的数据支撑。从网购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来看,不足2%,的确不太主流;从B2C在国内网购市场中占的比重来看,“平台型”的电子商务公司C2C淘宝一马当先,占仅80%的份额,而“自主经营型”的电子商务公司B2C仅占四分之一,这说明从内部结构来看,传统中小企业B2C仍旧在中国确实未成主流;从赢利模式上看,国内主流的B2C网站,除了当当网在去年宣布赢利外,其余还都处于烧钱期,从商业角度来看,也不太主流。
因此,“网购非主流”一说可谓有其依据。但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这仍旧不妨碍网购会成为未来零售业的主流趋势。
网销渠道变局爆发前夜
以目前最为成功的B2C代表京东商城来看,从中关村的传统零售商变身网上商城,从代理销售IT产品到经营所有3C产品甚至日用百货,京东商城在不断转型中,发展为2009年底收入近40亿元人民币、用户超过600万人的规模的大公司。
京东商城的CEO刘强东认为,电子商务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够为整个产业和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这就注定它在未来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然,任何一种新模式或者新渠道的诞生,博弈和冲突也会随之而来。
确实如此,一种有价值的新渠道的兴起,是渠道变革的必然,是任何一个品牌,任何一个厂商都无法阻挡的一种潮流,因为我们谁也控制不了用户的选择和消费需求的变化。
这正如当年国美、苏宁们指责百货商城、IT卖场一样,预示着今年或许就是中国网销渠道爆发的前夜,家电、IT零售行业也将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应该说,伟大的公司拥抱变化,平庸的公司惧怕变化。品牌厂商和渠道商都可以抓住渠道变化的趋势,顺应历史潮流,化被动为主动。
当然,京东商城的案例有其必然性和难以复制性。去年9月中旬,我们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经历了前期的喧嚣与躁动,很多渠道商尤其是中小渠道商在尝试网销渠道又纷纷折戟沉沙之后,已经开始回归最初的观望与谨慎。
刘强东在年初的一篇博文中也称,电子商务已超越视频网站成为真正的“烧钱之王”。因为对于“自主经营型”的B2C公司而言,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包括从设计、研发、原材料供应管理、生产、推广、销售、支付、配送,最终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这一链条,没有十个亿以上的外来资金作为支持是一项绝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除去“烧钱”的因素不谈,对于很多中小渠道商而言他们也面临着三大困惑:一是网店推广,知名度如何建立?其次,报价会受到传统渠道的抵制,如何协调和平衡。最后是消费习惯难以改变,消费者还是青睐实体店面,商家如何引导?
不过,尽管目前网销渠道的发展还有很多的制约和待解的问题,但我们相信,渠道商尤其是哪些以零售为主的公司一定要抱有一种积极地心态来尝试和进入这个市场,如果只是站在门外冷眼旁观,则注定会形成一个无法解决的局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