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佳佳琪琪可以得到高僧的超度

标签:
文化 |
对生命的敬畏使得制陶工艺师傅,面对佳佳和琪琪的骨灰时,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也因此而不敢用骨灰去制作生命之花。我想这是人之常情。我至今仍清晰记得我坐飞机从成都将骨灰拿到北京时的情景。当时我将两灌骨灰装在一个黑色的手袋里,过安检的时候,电脑安检屏幕里的显示有些奇怪。安检工作人员根据平时的经验无法判断袋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于是一个漂亮的女性安检员和一个块头高大的男性安检员异口同声的问我包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同时那个漂亮女性安检员正动手准备打开黑色的包。我回答说“是地震遇难者的骨灰!”。“啊”两个安检员倒吸了口冷气,同时以最快的速度的往后退了好几步,尤其是那个漂亮的女性安检员更是不知所措的在原地狠狠的转了几圈,刚刚还红润漂亮的脸蛋猛然变得黯淡无光。那一刻我很愕然,甚至有些鄙视他们。现在想来这同样是对生命敬畏而表现出的失常形态,无可厚非。
对生命的敬畏是必须的,我创作生命之花最基本的一个初衷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和尊重,希望他们有限的生命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得到延续。也让后人在灾难过后记住他们。不过从各种反应也可以看出我们对生命失常敬畏之后的脆弱。事实上不管是在生的人还是离开的人都需要得到慰藉。得到慰藉之后才可以在各自的世界里超然。也正是这样我接受了好朋友白勇的建议,请一位得道高僧来为佳佳和琪琪做一个超度的仪式。在仪式里也将制陶工艺师傅请到现场。因为我相信超度后制陶的工艺师傅也可以坦然面对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制作生命之花了。
经过朋友介绍我和白勇、韩世同三人决定去拜访六榕寺的如觉大师。4月9日下午我们穿过繁华而嘈杂的街道,来到一个相对僻静的街道,在街道核心位置我们找到了著名的六榕寺。这里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在指引下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如觉大师,大师年轻而眉清目秀还有些腼腆,让我们有些意外,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大师都是银须飘飘稳重而少言语。我们与大师寒暄了几句,很快就看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也可以看出大师对我们此行的目的很是意外。但是大师终究还是大师,他没有直接否定我们的意图,他说他很认同这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也很支持我们这样做,但他也很委婉的告诉我们六榕寺里面从来就没有对着骨灰或遗体超度的先例,要做这个事情的话他要和大家商量。他又告诉我们光孝寺是一个走的比较前的寺庙,他们更加开放和与时具进,又例举了光孝寺用电脑朗诵经文的事情。他说他可以推荐我们去找光孝寺的当家师戒全大师。我们当然乐意大师的推荐,于是如觉大师马上帮我们联系了戒全大师。并约了后天去拜访他。我们期待后天可以有一个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