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艺术家舒勇从四川灾区带回一对双胞胎姐妹的骨灰,打算将其溶入骨瓷做成《生命之花》主题艺术雕塑。此举引起了艺术界和广大网友的强烈反响,一时间支持声与质疑声并举7月22日下午,舒勇和创作团队成员区志航、白勇邀请了20多位广州艺术界的设计师和专家,希望大家能为《生命之花》的设计出谋划策。舒勇坦言:“这件事给我的压力很大,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很需要大家的意见。”
“让生命之花永不凋零,让我们在废墟上重生。”面对网友们“是否炒作”的声声质疑,舒勇如是诠释。他说,“如果《生命之花》是个人的艺术作品,我会选择‘躲’一边悄悄完成。但在我眼里,这已经是一件社会作品,属于‘大家’共有。”

据了解,在7月22日的方案征集讨论会上,舒勇向与会
代表展示了自己的几张设计方案草图,“花朵”置于“水晶”中。他放弃了最初的“用灾区的残砖瓦砾制作雕塑底座”的构想,因为残砖瓦砾会让观者感觉宛如回到地震现场,“太过凄凉和沉重”。从草图来看,除了一朵盛开的莲花,其余几朵花的形状类似于牡丹、玫瑰和百合,舒勇称这些花都只是“形似”。所有展示的花形除了一款橙色外,其余均为红色。

红色遭到现场大多数人的否定,代表们认为,人工添加颜色会破坏作品本身的震撼力,以骨灰的本色——白色来表达反而显得较为简单,更能体现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至于具体的花形,代表们认为不是最关键的,其实作品以何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所蕴涵的意义,“‘生命之花’想表达什么,是‘灿烂之花’,‘美丽之花’,还是‘顽强之花’,主题和寓意才是最重要的。”广州美术学院一名设计师说。现场有代表建议,舒勇应该向骨灰捐赠家属——裘樟荣、赵德琴夫妇征求意见。广州青年商会会长项阳甚至建议通过网络讨论,向网友征集建议。
舒勇不仅邀请了著名音乐人解承强为《生命之花》谱写主题曲,还透露将编写音乐剧搬上舞台。
“没想到舒勇敢于如此诠释一件艺术作品,我的心为之一震。”解承强表达了对舒勇的支持,呼吁大家共同为《生命之花》写词。全国十佳服装设计师邓兆萍、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胡川妮等人同样对舒勇行为表示支持和感动。
舒勇说,他将耗资10万元来制作,完成后希望捐给国家博物馆或某个大型公共广场。“我原本打算用灾区捡来的瓦砾做底座,将‘生命之花’设计成纯洁的白色,但感觉过于凄凉,所以底座会取消,含苞待放的花朵也会增添颜色,再将其镶进1-2米高的水晶里。”
“我们顶着‘入土为安’、‘死者为大’等传统观念的压力去做这件事,就是想警醒活着的人珍惜生命,要能看到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双胞胎的母亲赵德琴也道出了其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