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赵半狄终于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绘画死了”的言论。我想这是他不得不要发表的言论。然而,发表在此时确实是有些晚了。当大家身陷于绘画的价格游戏中,被疯狂暴涨的绘画价格所迷惑的今天,这种言论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并且是微弱的。显然,在绘画中获得利益的各阶层必将有意无意的回避这个言论。而我尤其为赵半狄的迟迟发表感到遗憾的是,我知道早在十年前他就曾说过绘画已经死了。我觉得只有两个人有资格发表这种言论,那就是赵半狄和陈逸飞。赵半狄在学生时代就被他的老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宜等认为是中国天才型的画家。正因为绘画的天分靳尚宜推荐赵半狄到中央工艺美院任职当教师,也就是今天的清华美院。当时他的画就以高价被收藏家购买,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对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也就在这时他放弃了画笔没有再画画了,并且从中央工艺美院辞职。在今天他学生时代的作品已经被收藏家争相抢购卖到数百万人民币时,我觉得没有几个人可以经得起金钱的诱惑。我想这个时候他也应该捡起画笔开始画画了。他却傻瓜一样的发表了“绘画死了的”言论。确实非常的不识时务。正是这种不识时务让他微弱的声音有了一点点微弱的力量。绘画死了,确实会让很多的喜欢绘画的老百姓感到迷惑和难过,但是绘画的社会功能和责任正在被剥夺和流失是艺术界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希望我们的老百姓们不要被一些没有社会责任的画家们欺骗了。我更不希望一些善良的少女们围着一些无耻的画家们转了。
陈逸飞是我欣赏的画家,但我并不欣赏他的绘画作品。我欣赏他对待绘画的态度。在陈逸飞的事业里,绘画只是他的某种经济手段,它通过绘画获得经济基础之后将自己的事业投身到了电影、服装、出版等众多的与美术相关的事业中。并提出了大美术的概念,今天大家对陈逸飞的认识还停留在画家或者艺术商人的层面,事实上是贬低了他的价值。陈逸飞最终累死在电影上而不是画室中,其实已经非常直白说明他早就认识到绘画的局限性,只是作为一个画家他最终没有勇气说出“绘画死了”。我很遗憾陈逸飞没有在临终前说出“绘画死了”。因为他早说出这句话可能要比赵半狄在今天说这句话有力量的多。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当然很多东西不能靠假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