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造中国新型电视评价体系——网络影响力

(2008-06-28 10:54:16)
标签:

网络

电视

杂谈

李德刚博士参与的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评比的报道:

 

打造中国新型电视评价体系——网络影响力

——《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8)》在中国传媒大学推出

本网记者 陈晨摄影报道 刊发时间:2008-06-23 14:04:53 光明网


著名主持人鲁健主持大会

  本网北京6月21日电 今日下午,代表中国新型电视评价体系的《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8)》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推出。《报告》颁布仪式上,400多业界精英以《报告》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的新型电视评价指标——网络影响力为主题,总结了中国电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8)》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联合推出的大型年度性品牌,共包括“2007年度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电视事件、省级卫视频道、省级卫视栏目和CCTV栏目”四个子课题。从2008年开始,将每年发布一次。

  《报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度以排行榜的形式提出了电视网络影响力评价的全新概念,它将弥补以收视率为核心的传统电视评价体系的局限和不足。收视率指标的评价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就像《报告》课题组执行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李德刚博士说的那样:“收视率是观众在强制状态下做出的一种被动性反应,既无法反映观众的主动性要求,又无法代表观众的真实满意程度,更无法测量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收视率指标评价的是在看电视的观众总数中有多少人看某个电视媒体的节目,而对于没有看电视的人是否了解某个电视媒体以及所持的看法等却无法评价。”

  网络影响力这个指标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报告》课题组组长、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委、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人才李岭涛告诉记者,“网络影响力的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知名度指标,二是被关注度指标,三是网络收视度指标。所谓媒体知名度指标指的是由正式机构发布的关于某一电视媒体的信息量的总和,选取网络中主要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的平均分作为最终得分;所谓媒体被关注度指标指的是某一电视媒体在网络各大论坛中被讨论的量,被讨论次数越多表明媒体越受关注;所谓媒体的网络收视度指的是电视媒体生产的内容在网络中被收看和被下载的次数,表明观众的主动收看行为,是电视媒体网络影响力的最高指标。最后,三大指标的加权平均之和即为最终媒体网络影响力指标。”


  中国传媒大学著名学者、传媒经济学家周鸿铎教授认为《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2008)》的出版有巨大的价值,“网络影响力的提出非常及时、新颖和有力度,这是一个连接电视与网络、体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趋势的全新的评价指标,它是对现有的以收视率为主要指标的电视评价体系的一次革命性补充和完善,更是理论上的一次全面创新。”

  清华大学陆地教授指出:“由于在网络中没有时间的强制性限制,没有频道的强制性选择,观众对某一电视节目的喜爱与憎恨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释放,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性的自我选择,而非被动性的强制观看。因此,一档电视节目在网络中的受欢迎才是真正的被喜爱,电视节目的网络影响力才是真正持久的社会影响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