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观点 |
[该文稿为12月12日在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广播影视论坛的主题发言提纲]
一、新媒体
相对于旧媒体或者传统媒体概念。
广义的新媒体指以数字方式进行制作、发布和传播的各种媒体
包括通过数字电视、互联网、无线移动媒体以及播放器等媒介传输和接受的媒体群。
新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新型媒体业,即融合计算机、通讯和传统内容产业的所谓3C(Computer,Communication and Content)产业。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特征
丰富的媒介形态改变媒介的稀缺性
媒介形态的种类远远超过通过传统的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传播的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这样传统的六大类,新媒体还包括通过互联网、通讯和移动通讯网、数字电视网、播放器等传播的各种媒介形态。仅仅网络上的媒介形态就不下10种,如新闻图文网站、音视频网站、自组织媒介、聊天室、即时通讯组等等。
跨界的媒介渠道改变媒介的封闭性
媒介内容传播的多通道性。电视内容与媒体联系的单一性被打破。电视为例,通过微波、有线电视网的传统的传统线形电视终端,还有手机电视、流媒体电视、IPTV、卫星直播电视、点播电视,此外大量的数据库和单独产品形式的电视内容。
互动的媒介传播改变媒介的单向性
媒介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媒介对传播的支配性被打破。分众效应、互动性以及源于草根阶层的原创性被发挥出来。消费者自身不仅可以选择媒介、反馈媒介,甚至可以将自己变成媒介。博客。
三、新媒体环境对广播影视的影响
媒介内容从一次性、单一媒体使用向可重复性、跨媒体使用转换
由于媒介渠道增加,内容成为稀缺资源。内容为王将成为重要观念。
但是前提,是可以重复使用,可以跨媒体使用。
栏目模式批评。电影、电视剧、作品、体育比赛。
有的更倾向于使用时间形成规模;有的更倾向于使用范围形成规模。
媒介传播从区域性教堂模式向泛区域性集市模式转换
制造它,传播它,帮助我找到它。技术使集市的空间间隔消失了,集市正全球化。
媒介市场从畅销模式向虎头+蛇尾模式转换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 自2001年起担任美国《连线》杂志(Wired)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在《连线》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首次探讨了“长尾”问题,技术正在将大规模市场转化成无数小市场。现在,这篇文章已经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文章之一,而长尾理论这个词也频频在世界各地的会议室和媒体上出现,成为商务人士讨论的焦点。长尾理论获得《商业周刊》“Best ldea of 2005”奖项,并被《GQ》杂志称为“2006最重要的创见”。长尾理论的来临,将改变企业营销与生产的思维,带动新一波商业势力的消长。执著于培植畅销商品的人会发现,畅销商品带来的利润越来越薄;愿意给长尾商品机会的人,则可能积少成多,累积庞大商机。
媒介管理从竖井式管理向平台化管理转化
媒介的间隔被打破。相同的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传输。相同的媒介可以传输不同的内容。电影与影院、电视与电视机、音乐与音乐会之间的联系被打破了,娱乐媒介、通讯媒介、新闻媒介、教育媒介、信息服务媒介之间的间隔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平台企业将成为主导性企业。
目前管理模式的混乱:横向管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信息产业部、网络管理办公室(外宣)、中央宣传部。有的甚至同一行业不同环节的管理者都不同,如文化部管终端市场。
媒介服务从为观众服务向为用户服务转化
观众是匿名的,是随机的。用户是具体的,是选择的。不仅为用户提供信息,还要提供发布信息的平台和机会。满足个性化、创造性、选择性的需要。海量储存、互动选择。
四、广播影视产业的改革趋势
1、从传统单一媒介组织走向整合媒介组织
产业发展规律:商业化-组织化-规模化发展
挑战现有规制,跨越行业间隔
从战术规划走向战略规划,以整合内容资源和渠道资源,扩大市场份额,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目标
同类整合,做大
互补整合,做强
纵向整合:内容原创、内容集成、内容销售、内容传输、内容消费,减少生产流通成本
横向整合:电视、电影、网络、移动、音像、演艺,扩大规模经济
2、从单一媒介传播走向平台集成传播
内容与媒介形态的单一性被改变
挑战现有媒介运营模式
共享的内容平台、传输平台、销售平台、服务平台
直接与消费者的复杂需求对话,随时随地随意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
3、从以媒体为核心的渠道为王走向以发行为核心的内容为王
内容投资和发行公司为核心,整合数字内容和渠道
挑战现有媒介结构
一个企业越能在大规模的基础上,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就越能够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戴维斯《未来世界》
内容生产是头,传播媒介是脚,发行是腰。
用渠道控制内容,用内容控制渠道
五、新媒体环境中的大影视产业
关键词:
内容为王 多元渠道 整合媒介 平台运营
突破空间间隔
超越时间限制
改变传播方式
跨越媒介边界
前一篇:难得从容_关于影片《剃头匠》
后一篇:走得出去,才能站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