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好茶推荐 |
明天去香港参加京港洽谈会的“京港影视合作论坛”,今天已经开始有人要采访了,赶紧收集一点资料,发现还有一篇文章中引用了我们的年度备忘的许多观点,于是就转在这里,供大家了解一点CEPA后的情况。
www.eastmoney.com??2006-11-13 10:17:00 黄静 香港商报
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宣布撤出内地在电影业界引起轰动。目前华纳官方的理由直指国家政策变动令外资控股再度受限,致使华纳2005年启动的圈地计划戛然而止。近年来,港资影院在内地的风头丝毫不输美资,当最大的对手之一黯然离去,在CEPA的力挺下,港资似乎成了最大的赢家。
政策频动外资不适
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WBIC)称,离去与政策相关。
当全球各大传媒娱乐公司仍然观望时,2002年初,WBIC就与上影永乐合资建立了上海永乐国际影城,拉开了华纳影院在中国落户的序幕。2003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其中规定:外商不得设立独资电影院,不得组建电影院线公司;中外合资电影院合营中方投资比例不得低于51%。这个暂行规定与2000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另一暂行规定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新增了‘对全国试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武汉、南京市中外合资电影院,合营外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75%’。这极大的刺激了外商投资内地影院的意向。
港资政策优势凸显
幸运的是,在国家政策的历次波动中,港资都受到‘特殊照顾’。国家广电总局公开资讯显示,2003年9月发布的《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中,根据CEPA原则附加‘特别规定’指出:‘自2004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合资、合作的形式建设、改造及经营电影院。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拥有多数股权,但不得超过75%。’这就意味着港资投资范围可突破7个试点城市的局限。
随着CEPA2的签署,2005年《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又提出‘补充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建设、改造及经营电影院。同时,经内地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在内地试点设立独资公司发行国产电影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与为外资设限不同的是,内地市场对港资实现了进一步的开放,这是划清对外开放的界限。新规定的出台意味着今后港资以及与港资合作的外资可以以投资主体的身份直接进入内地市场,这对方兴未艾的内地影院建设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于文化领域引入外资的若干意见》将外资控股影院的可能性归零,而今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根据CEPA3的原则,又颁布‘补充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的独资公司,在多个地点新建或改建多间电影院,经营电影放映业务。’也正是因应着这一特殊政策,今年8月首家港商独资影院MCL洲立影城在深圳蛇口盛大开业。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表示,CEPA的实施,为香港电影业提供了内地广阔的电影市场,提供了更为畅通的放映渠道。3年来香港在内地陆续兴建和改造电影院已达14家,占到外资参与项目的绝大多数。
CEPA各阶段关于电影院的具体承诺
CEPA1
2004年1月1日
1.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合资、合作形式建设、改造及经营电影院。2。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拥有多数股权,但不得超过75%。
CEPA2
2005年1月1日
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独资形式新建、改建电影院,经营电影放映业务。
CEPA3
2006年1月1日
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的独资公司,在多个地点新建或改建多间电影院,经营电影放映业务。
CEPA促两地影业互救
‘其实影院的推广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推广公司的电影,这在国际上都是惯例。’一位熟悉电影运作的人士称。他指出,以华纳为例,目前其影院仅占到全部业务比例的5%,到不发达地区为影片开拓市场是其重要的作用。‘掌握了影院就等于掌握了将电影发行到终端的渠道,这对于每个影片公司来说都很重要’。而一旦影片打开市场,影院的存在可能就失去了意义。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华纳同样撤出了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印度、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
虽然增建影城是为推广影片这个说法没有在本港业界得到证实,但扩大发行无疑是每个电影公司的目标。幸运的是,政策同样眷顾了港资影片的发行和制作。例如,今年起实施的CEPA3就在对‘华语影片和合拍影片’的规定中指出,允许香港与内地合拍影片的粤语版本在广东省发行放映,以及允许香港影片的粤语版本,由中国电影集团电影进出口公司统一进口、在广东省发行放映。而香港制片单位所拍摄并拥有50%以上的影片著作权的华语影片,可以不受进口配额限制在内地发行。
近两年,尽管香港电影业的年总产值已超过40亿港元,但本地电影消费市场却在萎缩,内地巨大的市场容量不可否认地令人垂涎。公开数据显示,《韩城攻略》的香港本地票房不到800万港元,而内地票房收入则达3000多万元。而《功夫》香港本地6000万港元与内地1.5亿元的票房也差距不小。
香港电影制作发行协会行政秘书舒达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CEPA政策的支持正是香港电影界翘首以待的。据他介绍,目前,曾经投资《卧虎藏龙》的香港安乐、钟情于放映本土影片的新宝金声院线等数家公司都开始摩拳擦掌力推内地市场。两地合拍影片也受到鼓舞。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CEPA实施后,两地合拍影片数量由原来的10部,增长到稳定的每年30部上下。现在每年内地与香港合拍的电影数量已占到内地与境外制片公司合作数量的七成以上。尹鸿的研究显示,2004年国产片票房的前十名中仅有三部是纯国产片,其余全是内地香港合拍片,粗略统计其票房至少占国产片总票房的70%以上。2005年截至11月的票房前6位中,《神话》、《七剑》、《头文字D》、《韩城攻略》、《任长霞》、《三岔口》等,也仅有一部国产片,12月的四部重头戏《无极》、《情癫大圣》、《如果爱》、《千里走单骑》则全是合拍片。
尹鸿认为,大量的港产合拍片加入到了国产片阵容之中,内地与香港真正开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也恰恰是由于这种巨大优势才使得国产电影能够连续三年打败进口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