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海浩劫》:什么叫水深火热

(2016-11-18 12:18:28)
标签:

深海浩劫

灾难片

分类: 我的影视

《深海浩劫》:什么叫水深火热

人是很健忘的动物,以我为例,已然对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印象模糊,就记得被原油包裹的海鸟的惨状。所以像我这种健忘的物种,重温浩劫是很有必要的。

 

好莱坞最具魅力的灾难片有两种,一种是以《2012》和《后天》为代表的天灾,尽情发挥想象力,捅破天都没关系,一种是以《泰坦尼克号》为代表的人祸,以纪实灾难为底色重新抽取,同时兼具人道光辉的打捞,当然,纪实改编的天灾也有,比如改编自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海啸奇迹》,影片对灾难的还原有余,却反倒不那么触动人心。

 

《深海浩劫》是典型的人祸灾难片。 故事改编自2010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起火爆炸,酿成117伤的惨剧。更可怕的是,泄露的原油源源不断向美国海岸线扩散,造成了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灾难,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

 

数字控也许要喷喷了:才死了11人而已,不过是咱们日常灾难的零头,有何大惊小怪!殊不知灾难面前众生平等,灾难片也不以尸体数目论长短。就好比前段时间风行一时的《釜山行》,几乎都死绝了,我也没觉得有何触动,同时期的韩国灾难片《隧道》才两个生命,却让我难以释怀。

 

尽管是美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漏油事故,美国人并没有捶胸自扪的意思,而是聚焦灾难源头小人物的英雄色彩,把它拍成一部不乏主旋律意味的赞歌。片中以马克沃克伯格为代表的美国人爱岗敬业,除了和老婆视频激情等人性化八卦,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是为“美国劳模”。

 

美国人这一次把脏水一股脑儿泼向了英国人,英国形象代言人BP公司被塑造成了贪婪的祸根。其实美国人在好莱坞影片中还是挺善于自嘲自讽的,谁让英国人在这场现实的浩劫中本就是个垫背的角色,且付出了数百亿赔偿的代价。尽管美国政府躲过了《深海浩劫》的诟病,但奥巴马当初却陷入民众的质疑,来自加州的共和党众议员达莱拉·艾萨批评:在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发生后,奥巴马总统一直置身事外或撇清关系,在35天的时间里,他没有动用政府的有效资源进行应对。

 

导演皮德伯格是个热衷真实事件改编的家伙,先是《孤独的幸存者》,然后是这部《深海浩劫》,接着还有《爱国者日》,《孤独的幸存者》根据马库斯·拉特尔的同名回忆录改编,《深海浩劫》根据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改编,后边的《爱国者日》则根据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改编,而且清一色均由马克沃克伯格主演。

 

《深海浩劫》以好莱坞一贯的工业水准,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水深火热。影片用了半小时来做的危机铺陈,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各种隐喻以及墨菲定律的暗示让钻井平台一如饱和的可乐易拉罐,随时都可能喷将出来。除了马克沃克伯格的代入感,导演还用大量的仰拍和俯拍来比照钻井平台狰狞,当巨兽苏醒,灾难的火舌舔舐着无望的生命,无论是水深还是火热,几乎无处逃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