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娱人愚己
娱人愚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048
  • 关注人气:6,1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摇滚英雄》:巨石沉湖后的平静

(2015-05-12 11:34:34)
标签:

摇滚英雄

秦昊

李梦

刘雅瑟

分类: 我的影视

《摇滚英雄》:巨石沉湖后的平静

 

       有人把《摇滚英雄》归位为中国首部摇滚青春片巨制,这种说法显然受到了当下滚滚青春洪流的裹挟。自打80年代摇滚全线侵袭,有关摇滚的中国电影并不少见,涌现过《北京乐与路》《混在北京》《头发乱了》《再见乌托邦》《摇滚多多》和《北京杂种》等一大波摇滚电影。这批电影皆以北京流行乐坛为背景,让我们看见了一个看似浪漫缤纷,同时被中国传统文化牵引着的大都会,而在这个文化交媾的都市版图上,一群出由不一,性格各异、但满怀希望与憧憬的年轻人,各自为了心中遥远的梦想,倾尽所有,努力付出,不论结果怎样,这群活在社会边缘的青年人,为着爱情、事业和理想,无悔地燃烧着生命的斑斓与灿烂。这批电影都不可谓不青春,只不过大多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的状态。

就算在主流影坛,1988年也曾有过一部田壮壮执导的《摇滚青年》。故事讲诉了一个接受了霹雳舞意识和技巧洗礼的青年,自觉不溶于所在单位,即一家舞蹈团,于是离职走上社会。起初他与一家时装公司合作,将现代舞与时装表演合二为一,并大获成功,但是他的精神依旧茫然无措,于是又脱离了时装公司。期间,他经历了女朋友的抛弃,女经理的示好,女广告人甚至以身相许等爱情的风景,然而在纷繁的社会裂变中,他需要什么,他能得到什么?主人公无从知晓,导演也无从知晓,乃至当时一整个八十年代都无从知晓——整个社会和摇滚青年一样,都在裂变中迷茫承受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

       与田壮壮《摇滚青年》的时代映照完全不同,以1994年至2014年为年代背景的《摇滚英雄》更注重个人表达,故事和影像也更加碎片化。《摇滚青年》以一位摇滚天才与影坛天后的爱情为基液,并以热血与疯狂的动态镜像,调制出一杯横跨二十年的青春爱情与摇滚乐鸡尾史。影片主打90年代摇滚青年的青春、激昂、颓废与迷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背叛,导演对故事的时代背景并没有刻意的谄媚或诘问,而是专注聚焦故事中人的状态,在线性的叙事中追求非线性的故事呈现。影片并没有当下媚俗青春片那般的满满台词,也没有大逆光和小清新的画片效果,新锐导演谭华在某种摇滚状态的互动镜像下追求故事的残缺与完整,摇滚的梦幻与神秘,青春的流失以及生命的不可抗逆。

      所谓《摇滚英雄》,其实影片中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英雄,顶多有英雄的壮烈与牺牲。之所以叫《摇滚英雄》,所指应该是摇滚青年内心的图腾。纯粹的追求虽然遭遇了社会的边缘化,但纯粹的东西因曾经的存在而无限美好。当然,纯粹的东西在裂变的时代中也是留不住的,梦想永远是梦想,转瞬即逝如烟散去,给人留下淡淡的、美好而哀伤的记忆。秦昊饰演的天才摇滚青年,不问来处,不讲去踪,曾经激昂而单纯地摇滚着、爱着,当一切逝去,覆水难收,他的中年暴躁中,但见一池清水。当刘雅瑟饰演的女儿二十年后如一颗陌生石子投入,推动涟漪满满抵达彼岸,然后一切归复了恬淡的平静。而整个影片所谓的摇滚,也像巨石沉湖,激荡之后终归平静。

 

《摇滚英雄》:巨石沉湖后的平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