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法庭》:谐趣地气替代法制说教

(2015-04-23 23:31:38)
标签:

中国式法庭

林永健

马背上的法庭

马锡五审判法

分类: 我的影视

 

 《中国式法庭》:谐趣地气替代法制说教

      光听《中国式法庭》这么个命题,能在我脑中浮现的画面是刘杰导演电影《马背上的法庭》,李保田饰演的基层法官牵着毛驴,驮着国徽,翻山越岭,就为了村民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结果搭上了老命。

 

       就题材而言,《中国式法庭》与《马背上的法庭》有诸多相似之处。毕竟两个作品都立足农村,在基层法官身上做文章。《中国式法庭》故事背景虽不至于像《马背上的法庭》那般蛮荒,但面临的法务工作困难是共通的,林永健演绎的基层法官王德忠连头毛驴都没有,不通道路的地方,庄严的国徽还得肩背手扛。

 

林永健演绎的人物多喜感,接地气,《中国式法庭》也不例外。这次他化身基层法官王德忠,喜欢他的人叫他大德子,不喜欢他的人叫他缺大德。法律这玩意,本身是严肃的,没多少感情色彩,总一副臭脸模样,冰冷而不仅乎人情,如果按照他本来模样来叙事,那就成了科教片,了无生气。刘杰当年的《马背上的法庭》,落幅略微沉重,其间却不乏喜剧元素。比如有些鸡毛蒜皮的案子,国徽得跟宗教信仰掺和在一起,否则根本无法开展。这就是中国国情,也是中国式法庭,看起来可笑,笑过之后又倍感哀凉。与《马背上的法庭》气质迥异,《中国式法庭》涉猎的法务问题有严肃认真的考究,但故事和人物表演都是喜剧化的,让人在谛笑皆非中吸收启示。

 

虽说法律本身没有感情色彩,但基层执法者没有感情色可行不通。在中国广阔的农村,几千年来都依靠家族宗法来维系平衡,裙带关系阡陌纵横,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给他讲法,他势必跟你讲人情,你判他赢,他叫你青天大老爷大德子,你判他输,他不仅骂你缺大德,指不定给你整点啥事出来。中国地大物博,一地有一地的文化与习俗,光板着脸说法,很难行得通,于是有了《马背上的法庭》这种典型的“中国式法庭”。

 

2005年时,高院曾力推行“法律至上”,并用法袍、法槌等仪式感元素加以强化,以往田间地头的“马锡五审判法”模式一度被认为过时之物。正因为如此,刘杰导演的电影《马背上的法庭》“不合时宜”,立项困难。可是很快,有关部们便发现,“高高在上”的法律在文化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根本不实际,高层一句“发扬马背上的法庭精神”,让这个几乎搁浅的电影突然大放异彩,成为有关部们宣导的重要素材。有了《马背上的法庭》的开拓,《中国式法庭》再诉基层法官已无障碍。

 

《中国式法庭》除了被淡化的宣教功能,还有其自身的娱乐功能。故事中的荷塘法庭坐落在一个古典小镇,它是人民法院的最小派出机构。法庭一共有五 个人,像邻家大叔一样的老庭长王德忠,性格像刘罗锅一样幽默可爱,办案时能屈能伸,当断不断,经常出人意料。新到荷塘法庭任职的年轻法官姜浩不问困难有多少,只问困难在哪里,相信草根也能成凤凰男,是职场草根阶层的代表。只想调离法庭,到上级法院当法官,并为女儿找一个重点学校读书的老法官何,是生活中守信用的好父亲,是工作中不容任何人提缺点、找毛病,挑战自己权威的自负男。

 

剧中林永健不仅要为女儿与李健的爱情操心,自己也与陈瑾上演了一场中年情感秀。而王德忠对基层法律事务的方式,其实也是恋爱式的,该追的追,该哄的哄,该捧的捧,时不时还要扮演三孙子似得准女婿,每每把高大上的法律术语转化成草根智慧。所以,这个故事也可以说是林永健与中国式法庭的“乡村爱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