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疯狂的导演 |
分类: 我的影视 |
这是我年内第三次看到边缘导演自我吐槽的电影,前两次分别是《北漂鱼》和《大片》,而且还是演员阵容最大的一次。《北漂鱼》最大碗不过是林子聪,《大片》中的熟脸也不过吴孟达和于谦,《疯狂的导演》则一举网罗了王宝强、徐帆、刘桦、焦恩俊和金铭等多位明星。不过几位腕儿仅只在戏中戏里为新人站台,片中被饱受摧残的还是高天和张殿伦两张新鲜面孔。
问题:您对第一次拍电影的导演有何建议?
吴宇森:第一部电影能拍摄自己的剧本是最好,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及风格表现出来,让别人对你能有一个认识。尽量把自己拍短片时实验过的技巧或技术,以及剪接方面的理论融入到第一部作品里面,而不要去管是商业片或是艺术片。因为这些新的手法和技巧会带出不一样的新鲜感,会让懂得电影的制片人或观众另眼相看。第一部戏也最好不要是大制作,因为一部大制作失败,会很难再获得机会。最后,现在高科技很发达,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电脑后期去加,但我希望年轻人拍第一部戏,不要过于依赖科技,从什么都没有开始,这样会更能刺激你的创作欲,才会创作出新东西。
徐克:第一次导演最重要的是,以你现在可能拿得到的条件,尽量去拍出一部你想拍的电影。有些导演会要求比较多的条件,但有限的条件里,你至少要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所有人知道你的电影是怎么样,而不要等。当然有人会说第一部电影我要求什么什么,但环境条件也许不允许。我认识不少朋友,有些是以前我的副导,有些是我认识的下一代,到现在都没拍到第一部电影,可是他已经不年轻了,到现在都没有机会拍第一部电影。所以作为新导演,最重要的是拿到和利用你手头上存在的条件,不要去要求一些不可能出现的条件,然后永远拍不到第一部电影。
夏钢:就是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太看重一个电影功利的东西,一定要忠实于自己最初的冲动,忠实于自己最初的想法,不要太轻易改变自己,不要太轻易放弃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真实的最宝贵的东西表现出来。如果你在第一部片子就放弃了自己的冲动的话,那你就会养成一种惯性,随时可以放弃,随时就可以改变,那你的作品就会缺少个性。
高群书:拍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朋友的生活。别打开始就奔着装逼去,这忒恶俗。第一次拍片形式,技术什么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情感含量和热度。别无病呻吟假大空华丽无比扯淡无限。
蔡尚君:我觉得第一次都是最难的,最青涩的。没有第一次的突破,没有后面。我们那代开始的时候,还有些梦想,或者理想,你可以那么样活着。但是在今天来说很难了,你没有这个土壤,没有这个温床,这个温床现在只有利益,现实层面上来考虑,今天来说,而且更残酷了。那你必须对这条路你得想清楚,因为如果是电影,或者艺术选择了你,是一个天性的事。如果是你选择了电影,是很艰难的,你得想清楚,没有人逼着你做这个事情。今天来说,我觉得更多是一种自我选择,是最初的内心的那点梦想,或者是你的理想,一定要坚持,这是最珍贵的。千万别为了现实所妥协,你妥协,你就失去,你永远找不回你失去的这些。我觉得这是最重要。其实你做到最后,你会发现还是你年轻的时候,你的内心东西在支撑你,就是那点东西了。我们说的是心田,确实是一块田,你怎么让它真正的保持一个丰饶的状态。
张猛:因为作为处女作来讲,我觉得不一定你要先有一个大的格局,我觉得首先你得是油然而生的那种作品,有感而发的那种作品。然后呢,尽可能在处女作当中,还是充分去表达自己,这样才会有机会。另外一个,也别着急,现在我看我身边着急的人太多了。就是说,别慌,我觉得还是要把一个作品准备得成熟,然后再去做。最好是能找到比较靠谱的钱,然后别中间断了,那对一个导演的创作是有伤害的。
张扬:不要简单向商业概念妥协,不要简单地并入到商业的轨道里,当然我觉得导演也有分类,有的一开始就奔着这个方向去,有很多导演一定要用自己真正的实力证明自己电影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这个东西是往往你边成熟了,反而没机会表达了,在你第一部第二部时候,你的年轻人的冲劲和他的这个无拘无束,恰恰是能做出不一样的电影的时候。后来的商业绑架,变得失去自我,反而是年轻的时候,内心最强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