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从“演员的修养”到“导演的修养”
(2013-06-10 01:09:46)
标签:
大片吴孟达王宁喜剧之王喜剧杂谈 |
分类: 我的影视 |
行外人看电影圈总觉光鲜亮丽,只有圈中人自知,这是片灾难多发地。于是乎隔三岔五的,就有影片来翻自我解嘲。《桃姐》中刘德华饰演的电影人如此,彭浩翔指导的《低俗喜剧》更是通篇如此,新近上映国产影片《大片》,也正是寻着这样的路径自嘲。
《大片》中,某导演怀揣拍摄一部大片的梦想来到外景地,可就在开机前夜,发现资方将资金一卷而空,原来所谓大片不过是所谓“投资方”的一场骗局,剧组一夜之间如鸟兽散,只有三位不明真相的傻蛋职员,粘着导演继续大片的梦想。影视行当有个不无贬义的名词,叫草台班子,用在《大片》中再合适不过了。只会发盒饭的“制片主任”,只会握DV的摄影师,演戏夸张的女一号,掉进了倒霉蛋导演所谓“御用”的迷魂汤碗里再也不愿出来。就是这样一个傻蛋加倒霉蛋四人组草台班子,开始了一段啼笑皆非的集资之路。
《大片》以解压喜剧由头上市,显然借用了话剧《开心麻花》的创作模式。王宁、刘芸和边毅饰演“御用”制片主任、“御用”女一号和“御用”摄影师,三位喜感十足的年轻人将智商调低到零度,只留下与其能力形成鲜明反差的梦想和几近傻逼的愚忠。与三位低智商的搭档形成鲜明对照,导演向飞自贱身段出演片中狡猾而魔障的导演。导演在忽悠投资方面的胆识和智商惊人,却是个灰太狼式的倒霉蛋,每每几乎得手之际,总被手下三位笨拙的“御用”弄巧成拙地搅黄,结果都功亏一篑。这样的卡通的人物定位和剧情搭配,一直是《开心麻花》舞台的最爱,而其中饰演制片主任的王宁,正是出自《开心麻花》舞台的功勋演员。
但《大片》喜剧的手段与依仗实事和段子的《开心麻花》又颇为不同,更多的是凭借每一个段落中的人物错位来凸显喜感。比如在忽悠夫妻投资拍戏的段落,观众和导演是知道底牌的,片中的夫妻却不知道底细,更不知彼此的企图,两人一步步上套,导演安排的戏中戏与人物本身的冲突构成多层次的喜剧冲突,令人频频捧腹;最可笑的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御用”摄影师,竟然傻到将偷拍导演分别忽悠夫妻俩的视频播了出来,搅黄了眼看到位的投资。再比如倒霉导演想甩开几位拖油瓶“御用”的段落,导演用尽办法也没能够脱身,而就在几位零智商的天才四处围堵导演之际,导演其实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一刻也不曾逃脱,甚至频频撞进“御用”摄影师的镜头中,此中的喜剧性,皆是镜头调度的结果,而非山寨恶搞的语言。
《大片》与山寨恶搞片基本可以撇清血缘关系,但和星爷的《喜剧之王》却难脱干系。《大片》显然有向星爷的《喜剧之王》致敬贼心,只是“演员的修养”转变成了“导演的修养”。片中导演一直以老江湖的姿态高居其上,对三位零智商的手下可谓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某种意义上说,导演一角色乃被社会所污染的存在,而三位零智商的傻蛋就像是净化器,最终用他们的贞洁合傻帽打败了导倒霉的导演,将其引领回人间正道,成就了“导演的修养”。这其中倾注了主创团队梦想与追逐,包括魔障般的信念,这点和星爷的《喜剧之王》是一脉贯通的。而且,《大片》中还充斥着不少《喜剧之王》的桥段,如导演骗取“御用”女主角金镯子那场戏,就是拷贝星爷手指抵着张柏芝下巴的经典画面。
《大片》投资其实并不大,属不折不扣的低成本影片,预计片中各种广告植入即可收回大半投资。《大片》作为一部物美价廉的国产喜剧片,运作手法还是比较聪明的,也是比较合格的。它最大的问题在于格局太小,仅停留在了娱乐层面,没能像《喜剧之王》那样严肃地刻画出小人物的精气神,也还不足以像《太囧》那样一展类型片的身手。
【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