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娱人愚己
娱人愚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559
  • 关注人气:6,1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海林晒剧本:态度就是生命力

(2013-01-17 03:27:04)
标签:

汪海林

高希希

楚汉传奇

编剧

晒剧本

分类: 我的影视

 

汪海林晒剧本,就想阴雨天后晒被子,不晒不舒坦!

 

对于中国编剧圈来说,没几个晴天,或者说没几个人有晴天。要把中国的编剧都凑到一块,齐齐大吐苦水,估计又要把金山寺都给淹了,十个法海也拦不住。

 

有甚者,至如高璇和任宝茹,跟着陈导一连整了三个项目的剧本,结果成了《赵氏孤儿》的前期编剧。这还是幸运的,更有甚者,不仅连个署名都没,打了几年官司,也拿不到一毛钱。相比之下,汪海林是幸运的,至少他头顶还有一片晴天,可以信马由缰地在自己的天空下晾被子。

 

头顶晴天的还有芦苇,为《白鹿原》苦耗4年,7易其稿,结果不敌王全安一夕之劳。《白鹿原》上映招来一通板砖,芦苇固然不愿替人受过,吐槽尚不给力,干脆将剧本一晒了之。

 

可头顶晴天的编剧并不多,大多数编剧都被牵者鼻子走,或者自己主动咬着片方和导演的尾巴走,练就了一身指哪打哪的好本领。这些个编剧,头顶一片乌云,还当是如来神掌罩着,从不向导演或者片方不说,倒也能在行活的舞台上吃香的喝辣的。但如若一朝不慎跟着片方或者导演栽倒沟里了,必然是第一个就是被拉出来垫背的。

 

汪海林拒绝头顶那片乌云压天的手掌,更拒绝背锅。

 

你说《楚汉传奇》台词穿越了,那好,他啪第一声,将剧本摔在你面前,你找找看,我哪一句穿越了?哪一句不尊重历史?然而编剧圈这样硬气的家伙并不多,汪海林是一个,芦苇也是一个,大多数编剧,则只能在哀怨的阴云里苟延残喘着。

 

汪海林不仅晒《楚汉传奇》,此前还晒过《铜雀台》。换句话说,汪海林不仅仅针对《楚汉传奇》,还针对所有被质疑的创作。潜台词显而易见,责不在我。这就不仅是个个人恩怨了,而是一个产业的格局与现状:创作链条上的问题!

 

过去的若干年,影视圈在一片叫骂声中集体ED,而他们一致的辩护词是:没有好剧本。虽然不敢说汪海林和芦苇晾晒的就是绝世好剧本,但至少可以对观众诟病的问题作出很好的释放。而这就好比给了那些苦瓜们一记清脆的耳光。

 

当然这话是针对整个影视行业而言的。

 

就《楚汉传奇》来说,还没有纠结到那个程度。从高希希的《三国》来看,是有两把刷子的,出手虽然都是电视消费品,品质甚至比那票所谓所谓古装大片的电影还要好得多。《楚汉传奇》投资和制作升级,吐槽也比《三国》多些,但放在整个电视行业,还算是诚意之作。

 

从双方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汪海林与高希希还是惺惺相惜的,并没有升级到芦苇和王安全的程度。对于汪海林拒背的“黑锅”,高希希欣然受着,并没有与汪海林玩撞墙式二过一的意思。而且对于观众的异议,如高希希对霸王和虞姬琼瑶式的篡改,汪海林对高希希也是呵护有加。

 

原因也很简单,任何一个导演接过剧本,必然是要展开二度创作的,没有那个编剧会固执到在合同里条款里写上:不得篡改一字!剧本二度创作影像化之后,才会是导演作品。至于在二度创作过程过产生的质疑,导演及其制作团队担责,《楚汉传奇》也不例外。

 

再者文本创作到影像生产过程,分歧是难免的,有分歧才有火花,没有分歧,那叫献媚,那叫摇尾巴的狗。各自有自己的态度和坚持就够了,剩下的依照合同契约行事,不存在谁对谁错。芦苇和王安全之间如此,汪海林和高希希之间亦同。

 

至于《楚汉传奇》发布会不见编剧踪迹,行外人不知,行内人还是可以理解的。发布会从来都是大腕的秀场,编剧不是必需品,再说明知汪海林一肚子意见,请他去发布会现场叫板,可能对谁都没好处。当然,海报缺失编剧大名确实是个严重的工作失误,工作团队还是第一时间当出面致歉,而不要让高希希一人兜着。

 

而对于汪海林来说,该说不的还是要说不,该叫板的还是要叫板,视为态度。搞创作的人,态度就是生命力。正因为此,汪海林头顶还有方寸晴空,也正因为此,高希希将来势必与汪海林再度携手。

 

约稿请加QQ38379683 并注明“约稿+媒体名”;读者请加“老曾家”QQ167743626

汪海林晒剧本:态度就是生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