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87版《倩女幽魂》打破了哪些禁忌?

(2011-05-05 01:19:15)
标签:

影评

倩女幽魂87版

倩女幽魂

叶伟信

徐克

张国荣

刘亦菲

古天乐

娱乐

分类: 我的影视

问:鬼和妖有何本质的其别? 
答:鬼是人变的,而妖自然界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修炼而成;鬼可以理解为人性堕落后的另一面,而妖可以理解成自然界动植物精髓的升华。 
 
如果没有87版《倩女幽魂》,新版《倩女幽魂》票房将会更好吗?面对这样的疑惑,我更加疑惑的是,新老两版《倩女幽魂》先后上市,加起来的话题性还不及去年同期的一部《叶问2》,甚至还不及今年同期的《关云长》。 
 
当然首先要肯定的是,新版《倩女幽魂》的品质在开春后上映的商业片里还是最好的,尤其和此前的《新少林寺》和同期的《战国》、《关云长》等古装改装大片比,新版《倩女幽魂》不论从改编故事的合理性、动作设计的新颖度和特技制作的水准,都要略胜一筹。然而一部八十年代旧版《倩女幽魂》的上市,一举秒杀了当下国产电影的创造力。 
 
87版《倩女幽魂》无甚特技,徐克和程小东用活泼的镜头一帧一帧给我们讲诉了一个人鬼之恋的浪漫爱情。相比59年李翰祥版《倩女幽魂》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忠实,87版《倩女幽魂》不过是“借壳上市”,创作者在浪漫唯美的爱情之余,巧妙地融入了他们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喻和评判。徐克曾亲口告知我,当时要探索的就是把宁采臣这样一个干干净净的的“人”放进一个充斥着特殊关系和特殊能力的社会里(鬼和法师都有特殊能力)将会是怎么样一个化学反应? 
 
十几年过去,87版《倩女幽魂》并没有淹没在海量的电影作品中,不论从影片立意还是镜头语言,不论是演员表演还是音乐服装,都是一时无法逾越的经典。接拍新版《倩女幽魂》之后,叶伟信也曾私下表达过悔意,所以在创作的初期,早早就订好了避重就轻的思路,原版照抄徐克叶伟信绝不答应。直到开机前半年《叶问2》剪辑大功告成,得空的叶伟信终于茅塞顿开,找到了燕赤霞视角重新结构故事的思路。 
 
最早得知87《倩女幽魂》的上映的消息,是从魏君子老兄的口中,而当时他已从吴思远嘴中核实,我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对新版《倩女幽魂》的冲击云云,而是疑惑旧版的“鬼片”怎么就通过了审查?因为做新版《倩女幽魂》的缘故,87版《倩女幽魂》和李翰祥59版《倩女幽魂》不知看了多少遍,非常羡慕当时“百无禁忌”的香港电影人,可以自由穿越“三界”探索和表达他们所认知的世界。 
 
一个电影项目首先得向有关部门报批立项,拍摄完成后还要通过电影局的审查,然后才有可能获得许可发行上市。如业内人士所知,“鬼片”一直是投资的禁忌,就算涉“鬼”的恐怖片,往往也是打着擦边球弧线绕行,投资规模都小的可怜。2008年陈嘉上执导的《画皮》上市,一开始不少人因为“鬼片”不敢进电影院一窥究尽,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部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片中骇人的画皮鬼不见了踪影,摇身变成楚楚动人的狐妖。 
 
好歹《画皮》也是部大片,话说当初《画皮》各大投资方战战兢兢,对片中的惊悚元素一再弱化,投资过程本身就像一部超级恐怖片,幸好电影最终狂卷了两个多亿的票房,一不小心开辟了“东方新魔幻大片”电影新类型。从“鬼片”到“东方新魔幻”的华丽转身,其实没有什么值得我们骄傲的中气,因为这并不是中国电影人主观另辟蹊径的结果,实在是剑走偏锋的无奈之举。 
 
新版《倩女幽魂》再度高举“东方新魔幻”的旗号,女鬼聂小倩在创作初期就被改造成为小妖,阴间地府的黑山老妖不见了,而千年树妖也以捍卫自然利益的木姬身份出现。策划初期叶伟信想结合《暮光之城》和《断头谷》的感觉拍一部略带惊悚气息的浪漫爱情,但是一切为了安全起见,惊悚的元素在开机之后又完全被剥离出去。至于我们熟知的“鬼片”元素,什么阳间阴间、什么人鬼殊途、什么黑山老妖、什么骨灰坛……统统都见鬼去了。 
 
高举“纪念张国荣”大旗87版《倩女幽魂》目的固然不会那么纯粹,上映期从4月10号改成后来的4月28号,而新版《倩女幽魂》从原定的4月21号抢前2天改到4月19日,个中的博弈一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些都非观众所能体会。作为新版《倩女幽魂》的策划,再此不想有任何偏袒,也不便透露太多细节,我所遗憾的是,新旧两版《倩女幽魂》没能拧成一股人文的力量,“同仇敌忾”力战同期的《战国》和《关云长》。 
 
相对整个国产电影产业而言,一两部电影之争和一两个团队的恩怨和利益纠葛显得微乎其微,撇开这些,87版《倩女幽魂》的修复上市让我看到:一、八十年代香港人对电影创作的追求让我们这些后生晚辈自愧不如,不差钱也不差技术的当下,我们除了窝里斗的本事稍有提高,对电影的艺术追求和讲故事的能力不进反退;二、87版《倩女幽魂》为当下的电影市场“添加”了正儿八经的“鬼片”类型,尽管是十几年前的旧作,聂小倩终于还是大胆地以“女鬼”的身份飘荡在中国电影院的大银屏。 
 
鬼变成了妖,其实是因为我们“心中有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