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苏有朋百花奖最佳配角风声高群书小虎队风情 |
分类: 我的影视 |
苏有朋斩获百花,有惊喜但不意外。
本届百花奖最佳男佩角的角逐算不上猛烈,白小年“邂逅”艾茉莉却是其中最大看点,这个看点足以淹没其他三位对手:李幼斌(电影《惊天动地》中饰演梁志东)、房祖名(电影《花木兰》中饰演费小虎)、黄渤(电影《铁人》中饰演赵一林)。主旋律题材《惊天动地》和《铁人》影响力有限,倘若百花果真透亮,大众票选固然是占不到便宜。《花木兰》完全是依靠赵薇和陈坤个人努力挽救的一个烂电影,赵薇和陈坤凭借《花木兰》和《画皮》已分获最佳,轮到《花木兰》里的费小虎连提名都属牵强,结果只有靠边站的份。舞台上最后也就剩下冯远征和苏有朋这对“姐妹花”PK角逐。
按照惯性逻辑,冯远征获胜顺理成章。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家暴男到《十分钟年华老去》中陈凯歌短片中的精神病患者,从《天下无贼》的“IQ卡”劫匪到《非诚勿扰》中的同性恋,不管导演给冯远征多少篇幅,他都是一个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烙印的家伙,端起中国影视的各种奖座那是迟早的事。把这样一个戏骨跟偶像派的苏有朋码放到一个舞台上PK,惯性逻辑告诉我们,苏有朋不过是个青花瓷瓶,冯远征必胜无疑,结果这一次却败给了白小年。用苏有朋的说法,因为颁奖前冯远征给他送书了,故意“送输”。
理性分析,冯远征输给苏有朋也是入情入理。篇幅上看,《非诚勿扰》给冯远征的空间非常有限,就可怜巴巴的一场戏;而《风声》中的白小年在众多配角中虽然最早出局,篇幅却远远超过艾茉莉。两片人物之于电影的粘合度看,《风声》丝丝入扣,白小年的死掀起了“杀人游戏”的第一浪高潮,对全篇的起承转合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艾茉莉完全可以从《非诚勿扰》中剥离出去,这样的人物就算在电影局的审查中被剪干净也无碍全篇,属于锦上添花,和周星驰的如花类似。从人物设计上看,艾茉莉是个“三俗”的极品,因为俗到了极致,所以反倒似乎有点讨人喜爱,但基本还是色彩饱满的小品式平面肖像画,电影并没有赋予这个人物丰满而立体的使命;而白小年的人物设计更加的立体也更加的文学,他昆曲名伶出身,换了今天是个“国粹”,身为伪军总司令侍从官,还有高官亲属做靠山,来头不小,麦加和高群书给了这个人物清秀白皙妖娆动人的外形,同时又赋予他绚烂夺目与众不同,追求着内心的圣洁却毫无战斗力的性格,他是五个人当中表现得最单纯的一个,他无法接受自己被囚禁的事实,更受不了别人对他的质疑和玷污——如果是艾茉莉是个死玻璃,白小年则是个玉玻璃,追求着内心的圣洁,却流于世俗,宛如玉色琉璃,纯粹、绚烂,但不堪一击。所以从剧本的人物设计上看,白小年胜出艾茉莉远不止一筹。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苏有朋捡了一个大便宜。
电影圈的各大小奖项仿佛一向比较钟情于风情万种的男人,陈凯歌《霸王别姬》中的张国荣如是,李安的《断背山》如是,《蓝宇》如是,《春光乍泄》如是。当然,我们不能从白小年的“娘”推断他们都是同类项,也许他仅只出于职业,“伪娘”而已,以前的公司同事中,就有这种“伪娘”,早已娶妻生子。但在合并同类项时,又难免将它们划归一类,至少他们都是那种风情万种的男人。加上白小年的经典台词:“孬货,不信你硬得起来!”冥冥之中似有暗示。其实也不必深究,当一个风情万种的男人给你带来的是视觉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放松,而不是神经元的紧张和胃口不适的呕吐感时,毋庸置疑,这个角色就成功了。
春晚火爆之后的苏有朋一度拒绝“小虎队”的重组,因为他不想永远生活在故旧的光环下,不想“吃老米”,这对于一个徐娘半老,早过事业巅峰的男人,非常令人想不通,这也正是苏有朋的可贵之处。
1997年,苏有朋凭借《还珠格格》中五阿哥的角色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继钟镇涛和费翔之后,第三个在“琼瑶剧”里由歌手变成演员的艺人,从此开始从他偶像歌手皮囊中破茧而出,正式以“新人”的身份进入影视圈 。2002年5月,他和高圆圆、贾静雯领衔主演根据金庸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倚天屠龙记》,该戏超越此前所有旧版,成为首部深受好评的内地金庸剧,也成为苏有朋的电视代表作之一。据我所知,同时主演过琼瑶电、金庸剧和古龙剧的男演员并不多,苏有朋有幸成为其中一份子。2008年和2009年是苏有朋转向大屏幕的关键元年,两年共拍了8部电影,其中以《风声》突破最大,凭借白小年风情万种的演出,一举奠定了电影“新人”的江湖地位。
其实对苏有朋来说,风情万种并不是目的,不断突破自己才是关键,“娘”不过是一个命题,而这个命题在他斩获百花最佳配角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