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是另一种《追风筝的人》  残酷而美丽地释放灵肉

(2008-03-29 03:53:23)
标签:

《追风筝的人》

电影

阿富汗

战争

人性

残酷

娱乐

分类: 我的随笔
 在红庙买了十三张碟,就在昨天,终于等到了《老无所依》、《潜水中玉蝴蝶》还有《赎罪》,都是一区的版本,当然,都是最钟爱的盗版。可没想到第一张拿起来看的会是《追风筝的人》,当时看到它时,仅只为它的名字所吸引——《追风筝的人》,好一个浪漫的名字,而我并不知道这绝非一个浪费的故事。
 
我们是另一种《追风筝的人》 <wbr> <wbr>残酷而美丽地释放灵肉
 

小时候也放过风筝,而且是自己做的,当时和表哥一起,算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关于放飞的梦。那时候大概也就是10来岁的光景,表哥大我3岁,与《追风筝的人》故事里的孩子相差无几。《追风筝孩子》里,孩子们当时还有一片可以自由放飞的天空,我们小时候也有自由放飞的天空,武夷山南麓有的是广阔而自由的天空,不过我们没有风筝。从识字时起,图卡上就有风筝,后来电视里也市场看到风筝,对于那些能够自由翱翔的风筝,我们从小敬畏有佳,只是山沟沟里实在没什么物资,更不可能有风筝可买。不过这些不足以阻挡我们放飞的梦想,童年时代,我们一向都不怨天尤人,“没有抢没有炮,那我们就自己造(原词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在我表哥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决定自己造风筝。记得做这个决定时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知了在泡桐树上为我们高奏着助阵的欢歌。

 

我想,我们估计也是老家山野孩子们里头唯一造过风筝的孩子了,也许你会觉得这个故事的开端和结尾实在都有点吊人胃口。那就赶紧说吧,首先要申明的是,活的风筝我们谁也没见过的,不过还有那么点肤浅的小知识,知道风筝是由竹骨和纸张糊起来的,再用细线放飞。

 

做风筝的材料并不难准备,那时候我们所在的供销社还有土纸站,专门收购个山沟沟出产的土纸,纸质轻薄而富有任性,应该是做风筝的好材料;至于竹骨,漫山遍野有的是竹子,三刀两刀就可以砍回一大根,不过这都不必劳神,那时候我们家的锅灶都还是烧柴的,柴栏里有的是生火用的竹子;剩下就是风筝线了,那时候家里基本都有缝纫机,只要稍微躲过家长的防线,线团也就轻而易举到手。

 

材料很快齐备,我们就像是莱特兄弟一样开始了我们伟大的工程,那时我们天真无邪,并不知道什么事机械原理,什么空气动力学,更没有听说过什么材料科学,于是我们刚一出师,问题就接踵而来,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风筝?最初我们只是想要做一个风筝,要放飞风筝,但是破土动工了,我们才发现,我们要对风筝有个基本的构想,比如,我们要做多大的风筝?这会决定我们要做的龙骨的大小和要裁剪的纸张的大小。紧接着我们又遇见了新问题:我们要什么造型的风筝?表哥认为,应该做一个老鹰风筝,老鹰翱翔天空,很威风很有气派,我是浪漫派的,那时候有看《少年文艺》,里边有一篇《月亮风筝》文章,于是我觉得应该做一个月亮风筝。不过最后这两个方案很快就被我们否定掉了,因为我们无法做出圆形的竹骨,我们更无法绘制老鹰风筝的蓝图,于是最后决定做一个小书桌大小的菱形风筝,简单易行(这就像是我们的太空梦想,我们很想一步登天抢在美国人之前占领火星,不过实际点想想,还是先弄个神州7号,先登月球玩玩试试)。

 

我们从小制作刀枪棍棒,削个竹骨对我们来说并不难,于是菱形风筝很快就糊好了,我们还不忘在一端糊上两条纸带,而且在菱形的左右两半用墨汁画上两个眼睛,一时间,我们很为我们的作品感到骄傲。

 

单位宿舍前有大排的仓库,中间的空地就成了我们风筝起飞的机场,于是我们扯着风筝狂奔开始了试航,风筝在我们的脑后呼呼作响,和我们一样像节日一样地狂欢,不过却总是还没有飞过屋顶就又掉了下来。于是我们反复调试系线的位置,甚至将风筝拆了将竹骨削了再削以减轻风筝自身的重量,但依然无济于事。我们显然开始沮丧起来,这时路过的大人看了也为我们着急,也给出些主意,但是谁也没有做过风筝,直到有人(记不得是谁了)一语道破,我们才恍然大悟。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是航天飞行最佳的日子,但对于我们的风筝来说并不是一个试飞的好时间,风筝风筝之所谓风筝原来是要风的,没有风我们做什么努力都是在放屁。如梦方醒的我们于是爬上后山的山脊,又开始在山脊上开始我们新的放飞,山脊上山风阵阵,我们呼喊着,祈求山风来得更猛烈些,我们跑啊跑啊,风筝在我们脑后呼啦作响,但一松手,它就落到了蔓草丛里,丝毫没有离开地面的念想。那一天,我们精疲力竭,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我从此在没有做过风筝,放飞的梦想虽然多年之后在异乡得以实现,但永远没有童时无法放飞的风筝来得意味深远。

 

我们是另一种《追风筝的人》 <wbr> <wbr>残酷而美丽地释放灵肉

 

 

当然今夜要说的“风筝”全然不同,这只“风筝”远没有我们童时的“风筝”那么轻松而浪漫,我没想到等待我阅读是竟然会是如此隐秘的痛楚。

 

 

 残酷而美丽地释放灵肉

 

亚玛和他忠实的小仆人哈桑在阿富汗上空展开一年一度的斗风筝比赛,并破记录打败了领空上的对手,小仆人去为主人追回斗败的风筝以作战利品,不逊遭遇年长的男孩鸡奸,性情懦弱的亚玛目睹了这一切不但没有阻止,还从内心埋下了对小仆人的厌恶,本来形影不离的两人开始隐秘地疏远,亚玛甚至栽赃小仆人盗取他的手表,最终使小仆人不得已离开他家,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他们的天空不再平静,亚玛随父亲逃离家乡,移民美国。多年之后(2000),叔叔从巴基斯坦打来的电话让已经成为作家的亚玛追思起这段隐秘的童年往事,他来到巴基斯坦,叔叔告知他哈桑的死讯。影片到这里,我心里总觉导演有意无意地让主人公与哈桑命运如此勾连有点牵强,但是叔叔向他道出了一个真相让我对故事的认识有了全心的理解,也将故事人物人性推向了高潮:原来哈桑时他同父异母的兄弟,父亲奸污了仆人生出了哈桑,但是碍于面子不曾承认过!叔叔要他回到家乡寻找兄弟的儿子,将他救出苦难。亚玛带着救赎的重负潜回满目疮痍并早已不许放风筝的阿富汗,但是当他来到孤儿院时,得知幼小的侄子被塔利班的人带走了,沦为了性奴。哈桑的命运在侄子身上再次轮回,这一次,亚玛不能再懦弱,他决定要找到侄子。在塔利班枪口下的阿富汗,带着假胡子的亚玛还是被童年时的老对头认出来了,正是当年奸污哈桑的老对头现在又在蹂躏亚玛的侄子,在关键时候,侄子用亚玛送给哈桑的弹弓打伤了亚玛的老对头,两人仓惶逃离并逃出了阿富汗。

 

我们是另一种《追风筝的人》 <wbr> <wbr>残酷而美丽地释放灵肉

                      

 

 

 

 

 

这位让我感觉像《一个度不能少》里张慧科的“哈桑”让我夜不能眠地震撼着

 

 

 

 

 

 

 

 

关于侄子,最震撼我的不是在危急时刻像他父亲哈桑一样英勇地救下亚玛,而是在他们逃到安全的巴基斯坦的第二天早晨,满脸是伤的亚玛满世界地寻找早上起来突然不见的侄子,战争和蹂躏给这个可怜的孩子带来的创伤是我远远无法想像的,孩子命运会是如何?他真的能安稳地和亚玛去美国重新生活吗?当亚玛追到清真寺,我终于明白了,我想了解伊斯兰文化的人也明白了:就算他们内心受到过无尽的伤害,谁也不无伤到他们的信仰(我曾经在宁夏拍摄回族纪录片,深深感受到信仰对于穆斯林人的重要性)!亚玛回道住处,侄子已经坐在楼梯上等他了,迷茫地埋怨自己是个肮脏的人,亚玛搂住了他,亚玛无法再搂住哈桑,这时切给侄子一个宽慰的拥抱。他们终于回到美国,创痛依然从灵魂深处折磨着侄子,知道有一天,亚玛发现侄子喜欢看别人放风筝,于是给侄子买了风筝,无法释怀的侄子一时没有接受,亚玛带着侄子跟别人斗起了风筝,并讲述着哈桑的故事,亚玛成为了侄子的“水风筝的人”。

 

我们是另一种《追风筝的人》 <wbr> <wbr>残酷而美丽地释放灵肉

 

 剧情简介:

  2000年美国加利福利亚,知名作家阿富汗人Amir(Khalid Abdalla 饰)接到一个电话,将他带回了童年的岁月。1978年阿富汗喀布尔,Amir(Zekiria Ebrahimi 饰)是富家少爷,仆人Ali的儿子Hassen(Elham Ehsas 饰)是他忠实的跟班与玩伴。二人参加了一场传统的斗风筝比赛,Amir经历了终身难忘的事情,两人的命运随之改变:Ali和Hassen离开了Amir家,音信全无;随着阿富汗战争的爆发,Amir和父亲移民到美国,过上了新的生活。电话是父亲的老朋友Rahim(KhanShaun Toub 饰)打来的,希望Amir能够到阿富汗去找Hassen的儿子Sohrab (Ali Danish Bakhty Ari 饰),等待Amir的,除了满目疮痍的家乡、不堪回首的往事,还有难以启齿的秘密。

  版本信息:

  ·发行日期:2008年3月25日

  ·区号:一区

  ·可变宽银幕

  ·英语、法语、西班牙语DD5.1环绕声

  ·字幕: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马克·福斯特、Khalid Hosseini 和David Benioff解说音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