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夕阳淌过万寿寺》(随笔)

(2006-04-19 11:23:51)
分类: 我的随笔

《夕阳淌过万寿寺》

 

车过万寿寺突然堵塞起来,于是将目光投向车窗外。

三环以外,河水还冰封着。斜阳夕照,北回归线以南的光影从楼宇的罅隙里漏过,然后打落在岸边的白玉户栏上,打落在更高处河堤上。杨柳岸晓风残日,北国初春,时针指向17点钟,北回归线以南的光影依旧如冬寒时节,大幅度地褪着色彩,仿佛一些辉煌的记忆。东西走向的风循着河道浩浩荡荡卷过来,不知归去来兮,以遥远而张扬的气息,撩起乖乖垂顺了一季的柳枝。这些成年的水杨柳新芽未萌,晃晃忽忽待梦未醒,由于斜斜地披上了退色的金光,大风的扬卷之下,也就成了两列疯狂的现代舞女。

三环以里却是另外一翻景象,没有杨柳,被车流横切了一刀的风到了这边乖顺了许多,几棵屈指可数的老槐树枝桠僵硬地举在半空,木讷地挺在那里,仿佛几个风化的卫士僵守着河边的万寿寺。据说这是慈禧出宫春游或避暑,行船前往颐和园的必经之地。

可想当年,没有白玉雕栏,没有马达,甚至没有意气风发的水杨柳,只有两岸齐刷刷的卫兵。船要前行,全凭桨橹和人力。但这不是不清华与北大每年一度的小艇赛,也不是清明时节民间的龙舟赛,皇家的船只更不比周作人笔下水乡的坞篷船,船身必须足够的稳,船体必须足够气派,至少要能够装下慈禧和她的贴身婢女,还有那个叫李连英的太监。船上的男女必须能够环顾左右,能够吟咏花花草草讨得老佛爷的欢心,间或还不忘呼吸一下这难得的宫外气息。船上的装饰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金银器物,珠光宝气把船体深深压进水里。水下水草疯长,河里的水位除了必须吃得住船本身的负重外,必须吃得住诸多深宫人出门来施下的重负。

技术上讲,明朝中国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业,就算把整个大清国的后宫搬出来也能轻松装载。而这条牵引着后宫人逃离深宫幽怨,通往郊外呼吸空气的小小运河,它永远不能勘比长江,不能堪比长江成为运载华夏文明历史的通道。相反,大清国后宫王朝把前朝先进的造船图纸摸上了油彩,变成了装裱船窗的戏剧脸谱;更把一只叫做“北洋水师”的大船拆了下来,把船上的炮弹统统搬了出,在万寿山下炸出了一个自以为远比圆明园福海辽阔了好几倍的水坑,叫做昆明湖;又把炮筒的钢铁改成了铁镐,在湖边通往后宫的方向刨出了一条修长的人工河道,叫做XXX……

呜呼哀哉,紫禁城的四角天空虽然环水而居,坐拥后海,但它毕竟不比东海、黄海、渤海,除了几千年后宫的哀怨,它容不下更多的重负。

呜呼哀哉,一条小小的尚被冰封的人工运河,它不比浩浩长江黄河,它没有哺育炎黄子孙,没有养育过华夏儿女,甚至没有滋养过生长在这片土壤上的北京人,所以后来人在河边砌起了白玉户栏,告诉后人,这是北京这个城市为某段历史装裱的镜框,框边杨柳依依,给两岸的居民供给着清新的空气。

可想当年,船手们分布在龙船两侧,橹手兀立船稍,春天凉风习习,他们汗流浃背。也许他们中不少是“北洋水师”裁员后调过来的,他们的汗水尤其的咸涩,流进了河中,染黑了河水,让河水深不见底。

可想当年,船行过半,年事渐高的老佛爷突然闷闷地说了一句,停船!于是太监传话下去,老佛爷需要休息!于是就地修建了一个庙宇,供劳顿的老佛爷小憩,美其名日万寿寺!一直到黄昏时分,老老佛爷还在闷闷地叫累,寺外桨橹手坐成一排,眼里流着血,染红了河水,伸延西去的河水与夕阳的余辉胶合成一片,不久失切了方向。

朝西望去,夕阳尚在,北回归线以南投射过来的光影洒在冰封的河面,冰下是蠢蠢欲动的暗流,两岸杨柳疯狂跳起着现代舞,之间狭窄的河道依稀可以望见,一支船队缓缓西行,缓缓驶进了水草丛……

 

 

2005317晚于西巴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