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雪评谈
大雪评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47
  • 关注人气:1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亿万富翁的朋友为何自杀

(2009-05-10 00:41:45)
标签:

亿万富翁

金融晰

普通人

景山学校

难字

北京

情感

分类: 随笔散文
我的一位资产亿万的朋友自杀了,自杀前,我还在家里见过他。他怎么会自杀呢!

 

    他是我以前的同事,20多年前,与我前后离开原来工作的大学,不过他是下海做图书生意去了,而我是去北大读书。有一年,说来也巧,我和他,还有另一位同一教研室的同事竟同时在北京工作。后来他又回南京去了,听说生意越做越大,快成千万富翁了。几年后,没想到,我们第二次在北京相聚。但这次他是落荒而逃。据他说,他以前的合作伙伴出事,差点把他也拉下水。尽管出了这么大的事,但他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依然那么健谈,依然那么热情似火,依然那么信心十足,依然有那么一点神秘。

 

    再后来,他告诉我说去了四川,与人合伙搞了一个工厂,又听他说,在老家开发房地产。在此期间,他又一次来到北京,还在雍和宫附近买了房子,说是那里风水好,把家也搬过来了,还把孩子送进了景山学校。

 

    这么多年,变化那么大,但我们的情谊一如既往。这么多年,每次到北京来,不管多晚,在离京前,总要给我打电话,亲自登门与我长谈。谈的话题无所不包,上至天文地理,下到中央地方,大到经营管理,小到请客吃饭。每次基本上都是他提问题,我回答,等我答完,他就有了主意,就会顺着我的思路说:我知道怎么做了,接着就是他洋洋洒洒地发挥一通。

 

    两个多月前,他又来北京找我,要我帮他一个忙。他同我谈了他的新生意,谈了怎么教育孩子,谈了各自的家事,还谈了去哪里请一个不认识但很重要的人吃饭。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来访,目的有两个,一是要提前从国家有关部门取得一个文件,这点我帮他办到了,二是要请这个不认识但很重要的人吃饭,吃饭的目的是要从他所在的部门那里得到一笔正常的投资。这事,我只给了他去哪里吃饭的建议,至于是否弄到了这笔钱,就不得而知了。谈话中,他给我看了他的项目文件,还告诉我正在准备上市。对这个项目,他充满信心,胜券在握。办完这些事,他回去了,还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估计就在给我打完电话后没几天,他就出事了。

 

    我和我们的另一位同事都想不到,一个这么多年经历了千山万水大风大浪的人,一个从来不会说一个难字的好朋友,一个家人眼中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兄弟会走此绝路。现在回想起来,他最后一次见我时,应该是他最困难的时候,找政府官员和准备上市,说明他确实缺钱。但他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一点为难,根本看不出他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当美国的金融资本家们依然拿着难以想象的高薪、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时,金融危机的第一冲击波就已经冲垮了中国不少的企业乃至行业,今年以来,各行各业都在喊缺钱,都在准备“过冬”,不断有企业家跳楼、出逃、失踪的消息传来,像他这样日子不好过的亿万富翁也不在少数,我想他是金融危机倒下的第一批牺牲者,但绝不是最后一批。我还有一位中学同学,也是亿万富翁,三年前,我在北京见到他,看他瘦得像只猴,就问他怎么那么瘦,他无比痛苦地说:我睡不着觉啊!去年年终,有传言说他也不行了,恐怕要跳楼。这次回常熟,看到他依然笑容满面。但同学告诉我,他的仓库里还积压着几万件羽绒服,去年,本来要扩建厂房的,结果因为没钱,只打了一圈围墙。同学们都说,幸亏没开工,否则,他可能真的也不在了。

 

    对于我们这些靠工薪活着的人来说,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使我们本来不多的收入缩水,影响的只是我们的生活质量,而对那些需要大量资金依靠外贸订单活着的企业家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了。

 

    由此我想,财富就像一块巨石,亿万富翁就像背着石块上山的人,越往上爬,就越危险,背负她,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需要适应环境的能力,还需要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稍有不慎,就可能连人带石滚下山来,顷刻间就化为齑粉。上帝是公平的,他一手给了亿万富翁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手又让他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债务,让他时刻笼罩在为财富和家人的安危担惊受怕的阴影之中。从此,他的心理不再轻松,再也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唤三五好友,坐在街边喝啤酒。而作为一个普通人,虽无支配和消费财富的快乐,但也不乏人生的乐趣。就像一个围城,穷人希望进城去拥有亿万财富,亿万富翁希望出城来享受普通人的生活,这不是什么矫情,实乃生活之本质。我们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不幸,没必要彼此仇视。

 

    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但实际上,我们不光演一个角色,时常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我们要在不同的场合演不同的角色,面对不同的人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时间演不同的角色,你所看到的别人和别人所看到的你,实际都是戴着面具涂着油彩的演员,我们可能根本看不到一个人真实的面目。作为演员,我们不能混淆不同的场景演错角色,我们也不能以本色示人,那样会吓跑自己的观众,作为观众,我们只喜欢看演员的精彩表演,情愿相信那就是真实的他,直到落幕之时,我们也无从知道幕后的他已然走到生命的终点,你所看到的已是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展示最后的辉煌,再也不可能有第二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