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分类: 课题研究 |
学 |
语文 |
年 |
善思级 |
教 师 |
|
课 题 |
《19 大象的耳朵》 |
时 间 |
2022.4.18 |
|
大目标(核心素养) |
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与科学精神,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 |
|||||||||
小目标(知识、能力、方法、过程) |
1. |
|||||||||
教学重点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体会小动物们奇怪的心情。 |
|||||||||
教学难点 |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
思维训练点 |
2-7 大象到底是把耳朵竖起来,还是耷拉着呢?(思维的灵活性) 3-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思维的深刻性) |
|||||||
内容提要 |
T |
方法策略 |
|
|||||||
一、明确目标,检测导入。 1.学习目标: (1)认识“大象、扇子、似的、耷拉、竖着、遇到、跳舞”7个词语,理解“耷拉”的意思,会写“痛、遇”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体会小动物们奇怪的心情。 (3)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2.出示学习卡。 3.教师补讲 “耷拉”根据字形理解词语意思“大大的耳朵需要用手把它立起来。” 二、品读课文1--7自然段 1.出示两句疑问句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预设:根据学生回答整理语气词“咦”疑问句“怎么......了”“怎么......呢”标点符号“?”】 【扩充知识点“我们知道的语气词还有‘啊’‘嗯’】 2.教师补讲:疑问语气词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 3.想象补白小鹿、小马、小老鼠的语言。 4.理解词语“自言自语”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5.思维小风暴:“大象到底是把耳朵竖起来,还是耷拉着呢?” 三、品读8--13自然段 1.出示课文片段。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2.理解“人家是人家的,我是我的。” 3.总结道理。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做事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主见。” 四、观察结构 写好生字。 1.学写“痛、遇”。 【预设: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适合补讲,左上包围“痛”,上面偏旁部分窄一点,三笔撇画要舒展,被包围的部分稍微向外突出。左下包围的“遇”三笔捺要舒展。】 2.布置作业。 有一只小猪,跟课文中的大象很相似,他也不愿意做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课以后我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小猪变形记》
|
5'
15'
10'
5'
|
1-1直接导入,师生一起板书课题1'
1-2学生完成学习卡2' 1-3随机选择三名同学进行全班汇报,其他学生进行适时补充。2'
2-1 学生自读课文1---7自然段,找一找这些小动物一见到大象都说了什么?并用横线画出来。 2-2同桌交流学习成果,互相补充。1' 2-3随机选择学生进行全班汇报,其他学生质疑或补充。2' 【预设:引导学生自信发言,大胆质疑。】 2-3学生观察课件出示的两句疑问句,思考:“你从哪里看出小动物们是在问大象?”1 2-4学生自由回答。 【预设:鼓励学生自信观察。】 2-3学生思考“自己知道的语气词还有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2-3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自己运用语气词。 2-4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思考:“小鹿、小马、小老鼠见到大象以后可能会说什么呢? 2-5学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2' 2-6学生寻找除了五只小动物问大象以外,谁还问了大象?1'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理解这里是大象自己在问自己,顺势理解词语“自言自语”同时根据课堂生成,是否拓展说话练习】 2-7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大象到底是把耳朵竖起来,还是耷拉着呢?”1' 2-8随机分享,其他同学适时补充或者质疑。1'
3-1 学生齐读课文片段
3-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人家是人家的,我是我的”。 3-2随机汇报,畅所欲言。3' 3-3师生一起师生整理总结“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做事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主见。1 4-1观察生字“痛、遇”的田字格占位。 4-2随机分享书写要点,以及关键笔画。 4-3田字格描一写一。 4-4课后阅读《小猪变形记》
|
|
|||||||
板书设计 |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