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秘语者董启章

(2008-06-20 09:31:27)
标签:

杂谈

发在《新京报》上的旧文。愿董启章作品能进军内地。

 

秘语者董启章

 

董启章的样子像个理科生,眼镜片后的目光是单纯、中立而思维不停的。但
脑后扎起的短辫则暗示,他的职业大概并非在实验室里处理数据。他处理什么
呢?那是些无法计算的东西:百感交集的幻想,稍纵即逝的经验,意识的迷宫,
可能性的世界……尽管如此,他还是煞有介事地把这些飘忽之物贴上科学史和博
物学的标签,以诸如“一个不存在的物种的进化史”、“地图集”、“衣鱼简史”、
“自然史三部曲”之类的冰冷名目,让抒情主义者望而却步,让科学爱好者一见
如故。而你若看在他是香港小说家的份上,买了他的书坐上飞机以图消遣,那么
可以想见,你捧起书不到一分钟就会恼羞成怒。
但“香港小说家”的头衔确会让人和商战、科幻、言情联系在一起,少数严
肃作家,则让人联想到精致小巧的盆景。可见香港“国际商业都会”的地域身份,
对文学家是很不利的。因此,当我被董启章的小说所惊后,就忍不住问他:香港
环境于你,到底意味着什么?心里纳罕的是:香港这个忙忙碌碌的大卖场,怎么
会产生如此“卡尔维诺”的小说家哪?在一封信里,他好脾气地回答我:“香港
的确是个功利的社会,并不重视文化培养,但香港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在香
港这样的社会‘三语并用’(广东话、汉语书面语、英语),我们较少固执于一种
语言一种文化的习性。对于西方文化传统,虽未至于娴熟,但也没有隔膜,能较
为自如地视为人类共同文化来领受。另外,香港从来不乏另类的传统。香港文学
本身就是一种非商业非主流价值的边缘活动。虽然人数肯定很少,却从来没有断
绝过……当然香港并不算一个真正的多元城市,主流价值是十分单一的,占去了
大部分的条件资源。可是,人生存不单靠物质,也不单为了物质。拥有精神自由
和自主的人总是存在的。也许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商业社会里,我们反而对金钱产
生了免疫力。我有时候想,香港文学作家比大陆作家更不顾虑市场,所以在这前
提下,创作也更自由,更独立自主。这样做是不是很艰苦呢?我已经不觉得了。
能这样下去,是幸福。”
若不了解董启章“职业作家的无业生活”曾经陷入何等困顿,你是不会懂得
信中最末那句话的苍凉味道的。而如果你没看过他的小说,也不会知晓他的写作
“不顾虑市场”到何种地步。现在,他虽是坊间所称“著名作家”,仍需每年上
学期在三所大学教香港文学和写作课(“我从不教自己的作品。”他告诉我)——
那点长篇小说版税是不够自己糊口的。
其实董启章出道甚早。1994年他27岁,以中篇小说《安卓珍妮:一个不存
在的物种的进化史》获台湾“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从此步入文坛。这篇作品
的复杂样貌是今日内地拒绝长大的“80后”作家想象不到的。小说是双声部结
构:一个绝望于家庭生活的女人在香港深山里的行动与独白为一声部,该女子写
作的关于“斑尾毛蜥”的隐喻性学术片断为另一声部。它感同身受、技巧纯属地
探讨了女性的绝望,评委在揭榜之前还以为作者是个女生。董启章超越自我的“复
调”才能由此初显。
不过这种罕见的能力在他近年的鸿篇巨制“自然史三部曲”中(第三部《物
种源始》尚未完成),方得以酣畅施展。第一部《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台湾麦
田出版,2005年)也是双声部小说,第一声部为叙述者虚构的女孩“栩栩”的
“人物世界”,这是“当下香港”一个偏僻的精神横切面;第二声部为叙述者不
断写给“栩栩”的信,此信以收音机、电报/电话、车床、电视机等日常生活中
“物的更迭史”为线索,讲述董姓家族从祖父至“我”辈的精神情感历程,这是
“历史香港”的精神纵切面。此书绝非“再现性史诗”的写法,作家的雄心也不
在为“香港”立传,而是以香港场景为触媒,直接切入人物的内在生活,作“可
能世界”、自由时空的无限探索。
第二部《时间繁史·哑瓷之光(上,下)》(台湾麦田出版,2007年)的此
种探索更变本加厉,发展成“三声部小说”,每声部标题用不同语种文字标识—
—在中英文天文学术语作章节标题的“第一声部”里,笔名“独裁者”的作家在
采访者维真尼亚、看护兼画家卉茵的促发下,追认与妻子哑瓷的情感历史和新生
可能,这是一个当下的时空;在希腊字母作章节标题的第二声部中,药品店售货
员恩恩在作家“独裁者”不断的书信“骚扰”之下,渐渐步入了“婴儿宇宙”,
这是业已过去的时空;在表示时间的拉丁单词作章节标题的第三声部,永远十七
岁的少女维真尼亚独守荒凉的图书馆,每天清晨为胸口里的机械心脏上弹簧,等
待名字叫“花”的少年穿越五十年的时空来访——她是第一声部的“维真尼亚”
死去的同名姐姐,“花”是“独裁者”和哑瓷死去的儿子,这是发生在未来的亡
灵的时空。三个声部、三种时空平行而又交叉,人物用广东话袒露自己的精神世
界,虽有点语言障碍,却别有一番滋味……
董启章的小说,旨在编织“无限可能性的世界”。在这世界的中央,站着一
个滔滔不绝的人,他的自我被无限“分身”,去扮演无数“他者”的心灵,即便
如此,他仍幻想通过自我的崩解,而走向无我的“大情感”。恐怕很少有人能明
白他为何如此。于是,他成了他所命名的“婴儿宇宙”的秘语者——那是一个任
何事物都成“初识之物”的所在,那是诗与惊奇的诞生地。若要听清这秘语者的
声音,我们需得和他一样,逃离自我中心的习惯,以及对现实唯一性的信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音乐与足球
后一篇:强奸鬼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