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燕赵地

(2007-05-08 15:41:57)
长假与友人去河北井陉的于家石头村、苍岩山以及定州、正定游了一趟。
于家石头村是明代于谦后人避难繁衍之地,满村石头筑成的院子和房子,但是极缺水,自明清时期即如此。该村有个“民俗博物馆”,能看到清同治年间“整敕村规”里禁赌的条款,规定赌博者被查出后,每人“罚写一出大戏,三日歌舞”。我们担心地问导游:如果该村有个像北京剧作家过士行这样的人,此村规不形同虚设了吗?想那老过,写一出戏还不玩似的,写了戏还有戏班子给演,还有乡里乡亲抻着脖子看,还时不时叫个好,即便是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他也得去赌啊。导游小姐解除了我们的疑虑:“写戏”是请戏班子来演戏的意思,是用罚款搞娱乐,不是让你发挥创作天赋。想来这个规定表明了当时村中缙绅的幽默感。可是接下来的言语就狠呆呆地:如果受罚人逃出村子,就罪坐亲族;如果出逃的是孤儿,就罪坐邻居。如果说来说去就是请大家看戏,那么被“连坐”的也是请乡亲看戏吧?犯得着那么凶?
村东有一石头门楼名唤“清凉阁”,传说为明朝一名叫于喜春的村民独自花了十六年所建。该人拒绝任何人的帮忙,白天在某处盖某个关口,晚上则在此盖清凉阁。村民都不解此人何来如此不竭之力?半夜偷看他家牛棚,只见那牛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站立不稳,斛觫不已。众人明白:原来他把他家牛的力气附在了自己身上啊。从此众人无不敬畏之。这种敬畏表现在该村有另一传说:清凉阁周围的大树都十分知趣,没有高过清凉阁的。有一株冲天柳(我杜撰的名,该树柳枝往上长,不下垂)不信这个邪,非要高过它,结果高过的那个枝儿,被雷殛枯,它就老实了,不长了。导游指给我们看那株挑着干枯高枝的粗柳树:“村里人叫它‘不知好歹树’。”我对该石头阁本无恶感,可听了传说,它在我眼里立刻讨厌起来。
此村是于谦孙子于有道家族建立的。当年明朝贤臣于谦击退蒙古兵,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终因卷入帝位之争被杀头。他后人中的一枝遂流离逃命至此。据说该村较远处有一祭祀岳飞的小庙,岳飞像上盘一条凶龙,两爪各抓秦桧夫妇首级。为什么于家人祭岳飞?解释是:于谦是罪臣,不敢祭,只好祭和他同样“不死敌寇,死于朝廷”的岳飞了。此几百年前的事,现在听来竟并不感到古怪,反倒与古人颇有共通体验。比方说,咱只能从德国人的《窃听风暴》里讨论“艺术的伦理方面的想象力”,只能看美国人的《萨勒姆的女巫》来理解文革,只能借加拿大人的《纪念碑》去“拷问灵魂里的怯懦”……我们自己的事儿呢,自己没法说。古人借古讽今,今人“借西喻中”,一切都了结于混沌之中。
 
后又奔至正定的隆兴寺。此寺庭院幽深廓大,宝贝众多。大悲阁的21.3米高的千手观音铜像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美,大,宝相庄严。环像有三层楼可攀,仍只能平视其腰。
摩尼殿的抱厦格局、宋明壁画亦颇足观。值得一提的是北面南海观音雕塑之美,一副世俗女子的闲坐姿态 ,左腿架在右腿上,如少女出浴,曼妙性感。盖古人对此放浪之姿感到不好意思,便配了副载道的对联:“问观音为何倒坐,恨苍生不肯回头”。鲁迅先生曾常年将此像图片置于桌上,想必是欣赏这古代艺术中少见的自由洒脱。
此庙还有二宝:宋代独木雕成的七米高的弥勒站立像;直径六七米长、和尚边推边诵经的木制转轮藏。
这隆兴寺是我所见过的最喜欢的寺庙,真乃瑰宝。
 
定州也古迹甚多。中国第一砖塔开元寺塔即在此地,可惜去时正在修葺,不开放。
定州古迹给我最深印象是:难找,藏于居民陋巷深处的垃圾堆之中。国宝开元寺塔也不例外。
怕忘,草草记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