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李静非彼李静

(2005-12-30 23:15:06)
因为说了几句《千里走单骑》,这几天都不敢辨认我的园子了。还是重贴旧文,重拾旧我吧。
 
“我的故事就是中东的故事”
 
    十一月下旬的香港天气最好,紫荆花和黄槐盛开,晴空碧透,早晚微凉。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总是挑选这个季节,开始每年一届的“国际作家工作坊”,今年是第二届了,以“了解伊斯兰世界及其作家”为题,邀请埃及、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伊拉克、印度尼西亚的七位,以及内地和台湾各一位作家,到浸大交流和写作。我作为受邀的记者前去,带着十二万分的好奇心:在战火连绵、人体炸弹防不胜防的中东成长起来的作家,到底是什么样子?本·拉登和萨达姆的同情者?眼里闪烁着苦难与复仇之光的虔信者?不会笑的人?
    事实总与想像相反。
    的确,从根本上说,他们不快乐。“我的故事就是中东的故事。”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作家、有“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老大哥”之称的穆罕默德·舒卡尔(Mahmoud Shukair)说。他有一双温暖含笑的深陷的眼睛,中等身材,花白头发,留着很帅的一字须,一个好父亲形象。他的故事是怎样的故事?
    1948年以色列建国,七岁的舒卡尔便被迫离开祖居了数百年的耶路撒冷,开始枪声和战争中的流亡生涯,他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关于那个被迫离家的晚上的。他在难民营生活多年,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记者,边创作小说,边参与巴勒斯坦独立运动,为此他两次坐牢,18年境外流亡。身为作家的舒卡尔曾担任巴勒斯坦人民党的中央委员会委员,现在是普通党员,定期给报纸写作时事和文化评论专栏,多数时间用来读书和写小说。
    他喜欢一个名叫加森·加法里(音)的巴勒斯坦人写的小说《人与太阳》,讲的是三个巴勒斯坦人开着一辆坦克车偷渡的故事。这三人一路上一边心惊胆战地开着坦克车,一边耍嘴皮子穷开心,直到快要通过科威特的关卡时,没有水了,因为害怕被发现,三人既不敢打开坦克看看路上是否有人,也不敢出去找水,最后只好干渴而死。有西方评论者批评作家道:这个故事显然是不真实的——这三人为什么不敲坦克?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不发声?难道他们是笨蛋吗?舒卡尔说,巴勒斯坦人现在的境遇,就是这三个偷渡者的境遇:他们不敢敲坦克,不敢发声,孤立无援,他们每天都遭受着折磨和痛苦,他自己为此而痛苦。他的小说即是这种痛苦的产物,虽然由于环境动荡读者很少,也几乎挣不了什么钱,但是写作会让他发现自己,让他心里满足,不写的话,他会感到很难活下去。
    他非常喜欢那个名满世界的美籍知识分子老乡——爱德华·萨义德。他说,1967年以前,萨义德是个远离政治的人。但是从1967年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发动战争、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那天开始,萨义德就变成了一个政治家,他游荡在“巴勒斯坦人”和“美国人”的身份之间,既相信普世的民主价值,又反对美国的中东政策。他反对任何的种族仇恨,希望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都能成为民主国家,和平共处。在他逝世前夕,还与一位犹太音乐家共同举行了音乐会,组织了音乐剧坛,把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凝聚在一起,那真是一个动人的情景。“虽然以色列的国家权力侵凌着巴勒斯坦,但是在民间,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也并不对立,我的辩护律师就是一位正直的以色列知识分子。”舒卡尔说。
    舒卡尔怀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那时在中东地区现代观念深入人心,自由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已被普遍接受,世俗观念大行其道。他说现代的伊斯兰文化是世俗的、非宗教的文化。近年来保守主义观点的滋生,以及原教旨主义的复萌,与中东地区各政治力量相互争斗导致的动荡不安有关。“有人以为阿拉伯人都是原教旨主义和本·拉登的支持者,其实不是的。普通民众到清真寺祈祷、面对上帝,是出于信仰、习惯与传统,而原教旨主义则是一种政治观点,原教旨主义者把宗教当作政治武器来使用,普通民众多数反对这种倾向。几天前约旦大爆炸,是扎卡维支使其党羽干的,丧生的多是约旦平民,就有很多约旦人游行抗议这一暴行。2002年‘9·11事件’发生,巴勒斯坦作家协会成员也联合签名,反对基地组织的这一暴行。如果中东、巴勒斯坦能够长久和平,原教旨主义自然会式微,因为年轻一代多数赞成现代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观抱有好感——只要它们是有人文关怀的、对人类有利的,接受起来都不会有问题,因为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里也有这样的因素。”
    我们游览大澳渔村时,他见我在拍一只夕阳中的小狗,便问:“你喜欢狗吗?”我点头,问他喜欢什么动物?“我喜欢驴子,我还写过一本以驴子为主人公的书呢。”我大笑起来:“驴子是一种给人幽默感的动物啊。”他点头:“是的,我喜欢幽默。”微笑地望着被夕阳染红的宁静的海,他陷入久久的沉默。

                       2005、11、27
 
 
 

文章引用自:“我的故事就是中东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