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小杂感(52):阅读是一种私生活

标签:
教育 |
在学校教育中,因为比阅读更重要的是个体生命悟感的激扬,以及养成智力活动的习惯(如体验、感悟、反思、创造、独立思考等),这是教育的本体。那么,阅读,就应当是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的范畴,是必要的,但不应是强制执行的教育内容。
曾国藩忠告后辈:一是大量快速读,不多读则陋;二是温旧书须背诵;三是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如马之肢不能行;四是习字有恒,不善写如山之无木。
1、《教育的目的》(怀特海
2、《中庸深解》(作家出版社);
3、《我的人生哲学》(王蒙著);
4、《可怕的对称》(湖南科技);
5、《汉字艺术之美》(蒋勋
6、《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
7、《从头到脚说健康》(一、二,曲黎敏著);
8、《怎样写文章》(王梦奎著);
9、《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10、《小逻辑》(黑格尔
11、《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国青年出版社);
12、《包容的智慧》(星云大师等著);
13、《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著);
14、《罗曼罗兰文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柳斌谈素质教育》;
16、《唤醒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孙云晓著);
17、《追梦人》(陶西平
18、《教育是没有用的——回归教育本质》(林格
19、《中国智慧》(易中天著)。
20、《课程的逻辑》(钟启泉著);
21、《美丽的教育——写给班主任》(孙蒲远著);
22、《中国大趋势》(纳斯比特著);
23、《经典常谈》(朱自清著);
24、《杜威五大演讲》。
注:第一批为24本,读书方法和习惯可参考我讲解的精读技术、阅读计划尝试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