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小杂感(42):做人的常识

(2011-03-01 18:10:16)
标签:

养成教育

林格

经典深解

教育

林格小杂感(42):做人的常识
做人的常识

——《名贤集》深解(一)

 

 

林格/

 

 

 

 

一、方便是一扇心门

    给人方便,并非小聪明,而是一种大悲悯。方便他人,自己方便;方便社会,社会和谐;方便自然,自然自足,人生无非是处理好这样三种关系!而方便之道在于莫问前程,自己结果获得了方便其实是顺带的,而不是要求的。(原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二、交往

   人是寂寞的,所以需要朋友。而交友之道在于,所谓善,就是无现实目的,只求精神营养;所谓久,就是以事为由、互惠互利、循序渐进、交人交心。两者看起来很难统一,但实际上又是一致的,那就是说,友情是需要经历时间验证的。原文: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三、真正的穷困

    这里的贫,是指心穷也。物质上的穷富都是过眼烟云,看100年后,富与穷并无什么意义。但人真正的贫在于心贫,人真正的困在于志困,心灵世界的狭小和胸无志向的局限,会让人强烈地使得人感到无路可走,失去自由,因此,人的目的与意义是自由原文: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四、潇洒与逍遥

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而做人的第一标准应当是正直诚恳,具体而言就是,有意见当面提,对双方都有好处,在背后贬低、诽谤别人,一定是两败俱伤。这样看来,看一个人做人是否正直诚恳,就看他是否在背后贬低、诽谤别人。(原文:谏之双美,毁之两伤

 

 

五、善意是一种资源

    人有两个最根本的需要:一是美好的食物,二是赞美。不断满足周围每一个人的赞美的需要,你的整个周遍世界一定会变好,而对人缺乏善意,总是使劲想着如何贬低别人、埋汰别人,你的整个周遍世界就一定会变得灰暗、缺乏一丝阳光。原文:赞叹福生,作念恶生

 

 

六、情绪管理

中国人为什么爱生气?人都是自寻烦恼的动物,从更长远更长远看,人的生气99%都是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起的争执,其实,太阳也有下山的时候。这里的智慧是等待的智慧,即易经中的需卦所要求的耐心等待,等待太阳西下,或等待明日朝阳升起。原文:休争闲气,日有平西

 

 

七、平静之美

    人活的是一种境界。最理想的境界叫,常言道,宁平勿俗,也就是说人处世端正公道,正如水之自然静平一样,不喧哗,不多说话,深刻而不求华丽,精妙在于沉默不语原文: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八、敬畏之心

   人的可贵,在于常抱敬畏之心,无论世间是否有鬼神。心里有了敬畏,才不会乱了阵脚,才不会肆意妄为。贤哲说,肚子里有鬼,神明会先知道。在我看来,肚子里有鬼,脸上盛开不了花朵,吃饭也不香。原文:肚里蹊跷,神道先知

 

 

九、老实人启蒙

老实,就是在别人那里得到一头牛,至少要还给别人一匹马;老实,就是坚守承诺,即使承诺做不到,也一定要当面向对方收回承诺;老实就是不贪心,少比较,多吃亏,吃亏多了,心胸就大了;老实就是尊重常识,回归实在,人再也不空虚。原文:老实常在,脱空常败)

 

 

十、所谓交恶

   未能抗拒眼前的一些利益诱惑,对嚣张、凶残的人施以亲热、谄媚,时间长了,你自然会被他拉下水,无法自拔,甚至骑虎难下,最后失去自我。因而,人最要紧的是真正拥有自我,不谄不卑,不威不亢。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累)

 

 

十一、回归精神的故乡

    故乡是每一个人内心的信仰,回到故乡,人的心灵才会显得高贵而踏实。人在外面累了的时候,尤觉故乡之重要,它是精神之根呢。与相对的是身外之物,它易地而稀,身价高涨,而放下了物之负累,人即可抵达精神的故乡。原文:人离乡贱,物离乡贵。)

 

 

(注:这是笔者平时晨读或者没事的时候做的一种小功课,翻翻笔记本,大概从2008年3月份开始,用3年时间,比较系统地深度解读了《老子》《黄帝内经》《中庸》《传习录》《庄子》《大学》《维摩诘经》《易经》《名贤集》等九部经典,尽管功课很小,但时间长了,竟然也将近记了90万字了,可见,把一件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坚持下去,是多么有力量呢。这次发了一些在微博上,很多人喜欢,其中内容我想不必大家去做到,也很难做到,我的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探求教师和校长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