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存:全面依靠学生,激扬生命价值
(2010-05-19 17:55:38)
标签:
教育文存讲座京城林格教育家新思维 |
全面依靠学生,激扬生命价值
——北京学习之行有感
广州骏景小学郭淑珺
第一天上午,是林格教授及唐曾磊教授两人闲庭信步、信手拈来的对话式讲座,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用来形容他们应该是不为过的,且论述是他们潜心研究的学术范围,侃侃而谈的二人颇有当年金庸小说华山论剑那气概及雄风,拾金庸老先生牙慧,姑且我把上午的报告称之为京城论道。这道是教化万千,造福万众的教育之道。
让我思索的是两位京城才子的论点。如:人的自我定义很重要,如果自己定义为好人,他的一切举动都会有意无意地做好人应该做的事;如果他定义为坏人,他会自觉不自觉做坏人的举动。我在想我们作为教育者,手中握的权利太大了,我们可以以我们的影响力让孩子知道她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如果我们使他们牢记他们是好的、努力的、向上的,那么他们就会像好的善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好的善的学生。而这也正是我们熟知能详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作为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千方百计地让我们的孩子从内心里相信,认为自己就是好的、聪慧的、善良的、向上的,那么作为教师,单单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教师了。
谈到这里,就想起两位教授提到现代师德应重构,评价好教师标准是:一,是否协助了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二:是否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上进心;三:是否启发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知识。这里提到的是否三个标准,正是我们所要努力去做的。
谈到关于学习,谈到要保持初学者的心态,不能自以为是,要把原来的知识清零。没错,要学到东西,首先要清空自己,把自己归零,把自己放小,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江海湖泊能成其大,就是因为他们的位置低,虚涵以待,故成其大,任何一个能真正学到东西的人,都是虚心之人,不是自以为是的人。
谈到关于如何让孩子成功,让孩子树立自信:途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让他反复成功,他的自信就会确立。如果你只是跟孩子说,你是最棒的,但他总是考试不及格,做事不成功,他是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他是最棒的,反而会觉得大人的话很虚伪。具体的办法是和孩子一起确立他的目标,这目标是经过他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让孩子连续7到8次成功,这孩子在这方面就会有自信。他就会走上这方面良性发展的轨道。
两位教授的对话句句在耳,字字珠玑,真知灼见薄薄的纸张不能一一记载。
下午是程鸿勋教授的讲座,快70岁的老先生精神矍铄、激情满怀,谈笑风生。老先生是阶梯教学法的创始人,毕生之心血在创造阶梯教学法。那状态、激情、自信、才情是为我等之辈佩服的,让孩子成功的阶梯更让人学到了不少教育之窍门。
第二天是杨乃林教授的讲座,杨教授在操作层面讲了如何让学生有满满的心劲,高效的思维,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深切感知到这么一句话:因认真而优秀,因精致而卓越。
第三天是作为唯一被邀请作讲座的学校一线校长的报告——我们骏景小学陈武校长的精彩报告。陈校长作了题为《全面依靠学生,教育激扬生命——骏景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报告,以生本的视野、鲜活的案例、精辟的论点,教育的高点,从学校生本课堂的理念到策略到方法到成效一气呵成的讲座获得听讲座的专家及同行的赞叹与如潮的掌声。一贯严肃深沉的主持人李雷教授也被陈校长的风采魅力所感染,不禁这样评价:工作中的女人是美丽的。她所做的课堂改革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要知道,这位李教授可是只要有假期就骑上自行车到内蒙,下江浙、到海南的走南闯北的见多识广阅人无数的奇人、才人,从他嘴里轻易不说好话,他能有这样的评价说明他可真是真心叹服。讲座完毕,主持及听讲座的同行们甚至没让陈校长休息一下,就迫不及待的接二连三的请教陈校长生本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此次参加研修班的学校都是各地名校,他们的名气、教学教育质量在当地都是响当当的,但他们却都在听了陈武校长的报告及陈主任的回答(陈主任在下午还做了语文教学方面的发言)认为骏景的课堂教育改革走到了前列,站到了潮头,回到了本源。让同行们看到了生本教育的前瞻性、本源性。
三天的学习,令人有更深的感触:教育不离本源,我们正在践行的生本教育,激扬的是鲜活的生命,触动的是人的心灵,传递的是人间的温情,感受到的是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