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无为——与林格先生的心灵对话

(2009-09-28 10:03:56)
标签:

心灵对话

教育是没有用的

五本书

主动性

林格

杂谈

 
 

                    教育无为——与林格先生的心灵对话

 

     今年4月里的一天,我漫无目的在网络中浏览,突然发现了《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的简介,眼睛不禁一亮,心想:这本书肯定与我的无为教育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吧?我一口气读完这段文字,当时的心情完全可以用“热血沸腾”、“心弛神往”之类的词语来形容。然而,我为无法马上买到这本书而感到遗憾,因为这本书到今年5月份才出版。我等啊等,盼啊盼,找啊找,5月的一天,终于在淘宝网上淘到了这本书,开始了我的一次激动人心的精神旅行。
  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孤独者,一种深沉的孤独感长年累月地纠缠着我,令我欲罢不能。多年以来,我仿佛失去了与朋友交流的能力,逐渐习惯了孤独的生活。我读着一本书,有时会有一种“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的感觉。那些与我的精神相通的书,就成了我的知己。读这样的书,我就像跟一位知己促膝长谈,有了这样的书,我就不会感到寂寞。《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就是我的知己之一。读这本书,其实不能说是读,应该说是我与本书作者林格先生进行一次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直至达到默契的境界。我的脑海里经常会蹦出一些“胡思乱想”的见解,这些零零碎碎的毫无章法的东西,一旦在某本书找到了注脚点,我就会像得到了一位良师益友的循循善诱,心灵随之豁然开朗。这是多么美妙的一刻呀!
  我深爱这本书,因为书中的理论是我教育教学实践的精神支柱,是我行动的方向标。书中有许多“造成目前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很奇妙的是,一旦建立了保护孩子主动性的信念后,教育者表现出来的教育素养就是”‘无为’。因为只有真正做到无为,才能切实保护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面前,最好不要去刻意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书中还提出了“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教育者有时应向孩子示弱,要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林格先生认为,柔弱甚至示弱是一种根本性的教育素养,堪称教育的第一素质。读了这些观点,我茅塞顿开,就像在茫茫黑暗之中发现了一线亮光。书中还写了程鸿勋教授研究创造了阶梯式学习法,教育者就根据阶梯式学习法组织孩子进行自主学习,进行个性化教育。关于阶梯式学习法,程教授在他的《生命发展阶梯》中一书有具体的阐述,于是我又上淘宝网买来了这本书。
    我深爱这本书,因为它与我近年来看过的几本书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近年来,我看过的书中有《神秘的女老师》、《杜郎口“旋风”》、《道德经》、《语文:表现与存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五本书。《神秘的女老师》是作家杨红樱的一部教育童话,《杜郎口“旋风”》是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炳亭编著的介绍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手记。《道德经》是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一部哲学著作;《语文:表现与存在》是潘新和教授的一部语文教育理论著作;《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肖川教授的一部教育随笔集。这五本书,与林格先生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还有我刚买从淘宝上买的程鸿勋教授写的《生命发展阶梯》,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思想系统,其思想的核心就是“无为”。
    《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有一句话:“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是著名儿童作家冰心说的。我就以这句话作为结束本文吧,因为它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令我信心百倍,一如既往在自然无为的教育路上艰难跋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