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年楷模周杰伦 |


一、颠覆才是硬道理。
当年这个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许多人根本听不清楚他在唱什么,甚至他自己都承认,有时候自己也听不清楚自己的唱腔,甚至很多人认为可能又是昙花一现而已,事实证明,基本上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个音乐符号,被《时代周刊》称为当之无愧的亚洲音乐天王。
周杰伦含混的发音加上方文山的文化意识流,恰恰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音乐思潮,回归+传统文化,许多周杰伦的歌词被当作中小学语文课文或者考试命题提干,有许多中小学语文老师甚至撰稿赏析周杰伦歌词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他应当是一个颠覆者,他发现了黑人音乐和华人音乐结合时出现的问题,他用“不考虑平仄,尾音处理模糊”巧妙地处理了发音问题,找到了黑人音乐所需要的感觉,这种对中国汉语传统演唱方式的破坏,从音乐角度上来,极具突破性。

二、越是传统的,越是超前的。
周杰伦的音乐,特别是歌词中巧妙地切进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中国武术,清花瓷,甚至化用了千里之外、黄巢等中国典故,正好符合了当前中国文化思潮的走向:回归。越是传统的,越是超前的。
在台湾,罗大佑是一个时代,很多人认为,周杰伦也是一个时代,基本上是可以这么认定的。

三、他其实也是一个身残志坚的青年楷模。
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周杰伦心中的最痛,恐怕就是他的家族性遗传疾病——强直性脊椎炎。歌迷眼中的周杰伦,除了歌唱的好,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身手也不差,但许多人不知道他饱受病痛折磨时的痛苦。在有一本书中披露到,周杰伦的强直性脊椎炎不时还会发作,这种病痛,痛起来要人命,有时候他不能动,连睡觉也要侧身睡,直到现在,他都靠药物控制,打球前还要先吞消炎片,帮助肌肉放松。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它的病因不明,主要侵犯脊柱,尤以骶髂关节病变最为常见。它最为显著的变化为关节的纤维化和骨性强直。
这个疾病据说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有人称之为“第二癌症”,现在还没有治愈的方法。
可他从来不惧怕身体的痛苦,而是继续敬业、努力,不断超越自己。
身体的不安是外在的,真正的不安是内心的慌乱,这一点足以成为中国青年的营养液。
前一篇:人应当选择有尊严有希望的生活
后一篇:无法持久一种关系就是失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