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与皇甫军伟坐在一起,总有一种深刻的灵魂愉悦感,因为从谈话中可以真切地感觉到中国教育的希望。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皇甫军伟的气质,就是:灵秀,灵秀似乎是要超越才情,睿智,深刻甚至博大的。
灵秀者,必然善于归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抓住事物的根本,做到举一反三,但还不够,灵秀者必须还有一种悲悯的情怀,亦即大德,大爱,大智慧,关怀彼岸世界,关注众生。
皇甫军伟认为,教育要抓根本,所谓修基务本。
人的发展之基本,无非“归真”二字,修护一种适宜人生存发育的土壤,再把纯净、朴素的心灵种植在这片“基础”上,自然而然方为正道。
就像农民种植庄稼,多年以来,依靠化肥、农药,已经使土壤板结,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也很可能对人体有害,真正的农业,应当拒绝一切化肥农药生物技术,而应当有机化,绿色化,重新唤醒土壤的活力与潜能。目前中国的教育也是如此,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基本上处于“农药化肥现代化状况”,前途堪忧。
如何找到一种有机的模式,从根本上推进中国教育的改革,成为有志者共同的希冀与理想。
(二)
“基”是什么?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土壤,修“基”就是通过归因的方法,重新翻土,重新唤醒土壤自身的潜能,这就要求拒绝一切化肥,拒绝一切不符合种子成长要求的因素。
相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基”就是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真正的教育是环境的教育,怎样在家庭中创建一种文化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教育做到底就是做文化。
怎样的“文化土壤”最适合孩子成长呢?
这成了与皇甫联手的切入点,那天与另外一位教育专家说起,我将和皇甫军伟联合推动一项教育界的“新文化运动”,他很兴奋,说:这不是两个巨人在握手吗?
我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曾说,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道难题,让众多父母伤透了脑筋。 纵然您是博士﹑教授或官员﹑艺术家﹑企业家,也未必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他曾经提出一个“执照”的概念:今日世界有上万种职业,几乎都需要持证上岗。譬如汽车司机,没有驾驶执照是不敢上路的,即使有驾照,一旦违章被警察扣了驾照,也只好乖乖呆着,有车也不敢开。于是,我就万分纳闷,做父母几乎是人世间第一神圣而复杂的职业,为什么就不需要任何执照呢?怪不得许多孩子有问题,原因之一便是父母“无照经营”的结果。
(待续)
前一篇:林格谈人的发展之:探索
后一篇:林格谈人的发展之: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