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要、心愿和客观事物发生各种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情绪和情感,或喜或悲或怒或惧。情绪通常与人的追求紧密相关,不确定是否应当追求时,会彷徨、犹豫;失去追求目标时,又会空虚、失落;追求过程中出现紧张局面、形势严峻时,又可能紧张、焦虑、担心、烦恼。
情绪,是精神状态的指示灯和调节器,对做事的效率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许多著名艺术家创作的轶事里,我们都可以看到情绪状态的奇妙效果。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有一天在散步的时候,听到茅屋里传出一阵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奏的正是自己的作品。他十分好奇,就向茅屋走去。原来是一位盲人姑娘在弹他的曲子,他们家里很穷,只有一架旧钢琴。贝多芬深受感动,就亲自给姑娘弹起了自己的曲子。
一曲终了,忽然一阵风吹灭了蜡烛。此时,屋里洒满了月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贝多芬的忽然得到了灵感,他想到在平静的大海上,月亮缓缓升起。海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和安详。月亮渐渐升高,穿过微云。忽然一阵风起来了,宁静被打破了,月光下波涛汹涌……
在小茅屋里的银色的月光,静谧的景物,引发了贝多芬对宁静的大海的联想,自然而然又想到了大海的激情,最后曲调优美和谐、境界清新越的《月光曲》在鞋匠哥哥和盲人妹妹的小茅屋里诞生了。
情绪坏的时候,一个人的心理力量就崩溃了,不用说提高能力,就是已有的能力和技巧也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学会控制情绪,有利于超越自我、创造自我,成为自己的主人。一般来说,控制不良情绪的主要方法有转移、分散、弱化、宽容、解脱、升华和表达。
转移,就是将注意力从引起不快、焦虑、痛苦等不良情绪感受的事情、事物和人身上转移开,可以转向自己喜欢做的一件事,找别人随便聊聊天等,尽量让自己的心思必须尽量多地去应付其它的事情,从而达到转移的效果。
分散,是在同时面临多种不良情绪时,把引起烦恼的源头一个个分散开来,各个击破。在烦恼的时候,往往更容易把烦恼的事情联系起来,而这会加深烦恼的程度,不利于摆脱不良情绪。所以,越是烦恼的时候,越要一个个地对付,以免陷入夸大问题的境地,徒增烦恼。
弱化,就是不作为的方式,不记忆、不思考、不想烦恼。有人说,把烦恼写在沙滩上,让它随着大海的潮涨潮落而去。确实很有道理,越是对烦恼的事情念念不忘,越是重视它,就越不能摆脱它的束缚和控制,只有让它自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时,才更容易摆脱它的控制。
宽容,是指在生气的时候,学会原谅别人,体谅别人。生气,其实是因为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所以原谅了别人也就是饶了自己。有的人因为别人的错怪了自己,而厌恶他的一切,甚至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都很可惜。如果能够多一些宽容和体谅,相信就可以避免不少这样的悲剧。
解脱,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令人烦恼的问题。“存在就是合理”,很多事情虽然让我们觉得别扭,但它既然存在了,就有存在的环境和原因。徒然为一种事情的存在而烦恼,不如去从更深、更高、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它、理解它,跳出它的圈子,使精神得到解脱。
升华,就是利用强烈的情绪冲动,往积极的方向引导,使情绪有建设意义和价值。对待别人的嘲讽、讥笑等,最容易产生激烈对抗的情绪,可是这种情绪只能破坏关系,而毫无建设性。只有化之为发愤努力,用行动来让别人改变他们的态度,才是最佳选择。
表达,就是找别人谈心或写到纸上,把自己的委屈、烦闷、气氛和申辩等都说出来或写下来,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
或许,上面的方法你还是觉得太过理论化,用起来不尽如人意。那么还有一种方法更简便些,就是行为塑造法。因为行为也可以影响情绪。比如,你做出一个笑容,心情立刻就会有几分快感。所以,你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提出硬性规定,让自己每天面对别人——包括你最讨厌的人——的时候都面带微笑,遇到难题的时候必须微笑,遇到恼人的事情的时候也保持微笑……那么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值得烦恼的,很多人也不像你想得那么讨厌,很多事也不像你想得那么难做了。此时,你的修养也一定上了一个层次。一句话,“开心其实不需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