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位置,就是座位,一个座位坐一个人。
经常坐地铁的人都知道,什么叫“抢座位”,有人下车,就会空出座位,有人上车,就会寻找座位,甚至抢座位。没有座位,就只好先站着,有时候到下车也一直没有自己的座位。
人的一辈子无非也就是为了抢一个座位而已,但实际上,每一个人迟早都要下车,你的那个座位很快将不属于你,人,有座位是一辈子,没有座位也是一辈子。
(二)
在不同的位置说不同的话,做不同的事情。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也。一个人的职责也通常取决于自己的位置。
位置,是人一辈子的标签,更是坐标。很多时候,你不在一定的位置上,资源也不会匹配,影响力也非常有限,尽管你很多知识,很多才干,其实,都无法把它变现。
很多贪官深谙位置之道,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位置的价值变现,结果却经常出问题。没有位置的中国的老百姓,则对位置顶礼膜拜,不惜被扣上拍马、行贿甚至被愚弄的罪名。
(三)
位置。是中国的潜规则。位置之道,无处不在。包装一个人,首先要给予他一个合适位置。包装推出一款车,首先要给它一个合适的位置,是在什么层面上的一款车。
设立位置的学问就是:定位。定位是上个世纪最为好用和耐用的管理分析工具之一。不仅对企业,个人,甚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定位理论是战略研究的最为高明的方法依据。前国务院体改办经常使用一个战略分析工具:变量测衡,实质上是对定位理论活化的结果。